☆、025(3 / 4)
导过几部影视剧,怎么就不记得她了?
不管王山是不是真失忆,温宁都要试镜。寒暄几句后,王山大步走到摄影机后,调试了一下机器,示意温宁走过来:“好,就停在这里,试镜台词比较长,如果没有背下来,我再给你十分钟。”
“行。”温宁没有反驳王山,经过刚才范姐的点拨,她明白这部戏的重要性,虽然是情景喜剧,但影响力绝不仅仅与此,自己若想争取“英子”这个角色,接下来的试镜至关重要,王山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台词背不下来,在试镜中出错,你就可以go home了。”
温宁不想go home,温宁想留下来。
利用最后一点时间确保万无一失很重要,没必要在此刻逞能。
十分钟后,试镜开始了。镜头里,温宁一脸不屑的表情,双手环在胸前,对着面前的一团空气,用北京腔懒洋洋地说道:“得了吧您嘚,昨个儿李叔的意思您还没听懂啊?他那是晃点您呢,还请您吃烤肉季,他知道烤肉季大门朝哪儿开?再说了,不就是打赌背《报菜名》么,有什么可难的,连我都会,你听着啊——我请您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
作为成长于京津冀一带的人,温宁打小儿就爱听相声,所以对于《报菜名》她并不陌生,前几段更是烂熟于心,小时候调皮还跟着收音机里的相声演员一起背。不过最多背10个,过了10个,后面就背得断断续续了,但依旧硬着头皮背,把坐在一旁正织毛衣的奶奶逗得哈哈大笑,说她是一头倔驴。
一口气念完三十个菜名,温宁嫣然一下,然后对着面前并不存在的那个人物说:“瞧,多简单,所以您根本不用紧张,回家洗个澡,再烫壶热酒吃点儿小菜,睡一觉后明天轻松迎战,还烤肉季呢,告诉你啊,只要心态放平,您分分钟能拿下李叔......手里羽毛球比赛的门票。”
“OK!”王山在摄像机后喊了停。然后视线慢慢移动,从镜头里移到镜头外,主角始终只有一个温宁。
镜头里与镜头外,温宁样貌上的变化并不出大,只是真人的脸更加小巧一些,配上这身高,有点九头身的意思。也许是在国外呆的久了,王山看温宁还是觉得她有点儿瘦,可能跟年龄有关吧,东方人普遍成熟的晚。过了二十五岁,温宁的身材说不定能渐渐丰满起来,李佳和沈鱼也是这样的身高和比例......思索片刻,王山才道:“演得不错,来北京多久了?京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