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3 / 7)
,经过七八个村落,才到达终点,也就是夏久胜的家乡夏家庄村。
夏家庄村有七八十户人家,算是一个中型的村落,南北都有低矮连绵的群山环绕,村子主要建在北面的山脚下,村前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溪,向西流入曹娥江,小溪南面是一条村道,去年刚扩建成双车道的水泥路,连接樟塘镇和三界镇。再南面是大片大片的水田,水田西面则是高低不平的坡地,是村里主要的菜园子。
穿过一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弟兄俩牵着手回到家,门锁着,家里没人。夏久胜拿出钥匙开了门。
家里还是老样子,没有添一样家具和电器,倒是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走进厨房,将买来的菜放到土灶上。打开碗柜,里面只有半碗中午吃剩的酱油拌蒸茄子。
将一次性饭盒装的熏鱼和醉鸡,倒出来装在盘子里,看弟弟跟屁虫一样,跟在他身后,拿了一块熏鱼和一条鸡腿给他,让他解解馋。
安安接过,眯着眼睛快速地啃了起来,又咕哝着对夏久胜说,“哥哥你也吃。”
夏久胜望着盘子上浅浅的一层菜,将它们放进碗柜,笑着摇摇头,“哥哥不饿。”又将猪肉放进面盆里泡上水,漂洗掉肉里的血丝,等晚上做红烧肉吃。
打开后门,向四周张望。
夏久胜的家位于村子最西边,原先就是一块菜地,造房子的时候,村里对土地管理还不严,所以屋前留了一块三亩大的空地当院子。以前用来晒谷晒油菜籽,所以没有种树,只在墙角处,种了一些乡间常见的花花草草,什么鸡冠花凤仙花之类的。
因为前院大,所以后院很小,只留了两米宽的空地,再过去就是一条排水沟,然后一个很大的菜园子,一直连到房子的西边,估计有五亩多大。房子的东面则是一个很大的毛竹园。
现在是九月底,正是扁笋最鲜嫩的时候。
夏久胜从院子里拿了把锄头,叫弟弟提上小竹篮,两人去竹园挖扁笋。
小时候,家里没有菜,他经常会去挖一些扁笋来改善伙食。
这可是个好东西,不管煮汤、清炒、蒸水蛋还是炒进别的荤菜里,只要加入了扁笋,菜的鲜味就会提升了一个等级。
前几天下过雨,笋园里的泥土吸足了水份,扁笋长得特别快。这两天太阳一晒,如果下面有笋,就会在地里拱起一道裂缝。
熟练地找到一个裂缝,夏久胜用锄头轻轻划开上面的泥土,一根杏黄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