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第200章(2 / 5)
了绝户财之外的呢?像王家这种情况,甭管王熙鸾是否是归宗女,都应当有一部分钱财归予国库,可事实上呢?”
事实上,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多半都是当事的主家同当地官衙门合谋,将原本应当上缴国库的钱财五五分账。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惯例,一种明明有悖律法却普遍存在的所谓惯例。
再往深处想,本朝明文规定,庶子不得参加科考,不得继承家业,可若是那户人家没有嫡子,还不一样由着庶子?而除了家产之外,还有便是……
爵位!
一旦某个拥有爵位的府上并无嫡子,若圣人仁慈便可由庶子或者嗣子来继承。若可是圣人不允呢?那自然是断了传承,不单爵位上缴,家产也要依着律法,按比例归予国库。可惜,这些道理大部分人都知晓,却无一人真正去做。
“我懂了。王熙鸾若真的被抹去了归宗女的身份,我会同小姑母一起,以出嫁女的身份继承我们应得的三分之一家产,也会说服王氏宗族将另外的三分之一归予国库。既然律法是这般规定的,咱们照做便是!”
“对,咱们照做。”
贾琏和王熙凤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底里看到了恐惧和寒意。恐惧在于,原来自己竟是在不知不觉中做了那般多有悖国法之事,寒意却是来自于当今的杀鸡儆猴。尤其是王熙凤,联想到前世今生,简直不寒而栗。
倘若当初,黛玉并不曾将林家家产全部上缴国库,那会发生甚么事儿呢?也许会如同前世那般,由荣国府吞了林家家产,之后荣国府被抄家灭族,钱财依然归了当今。又或者今生会有所不同,贾府这边护住了黛玉,可林家却也同样违背律法在先,甭管是黛玉还是贾府,除非当一辈子的缩头乌龟,不然总有一天会得到来自于当今的报复。
……兴许,黛玉能得到当今赐婚,能成为嘉宁县主,全是因着她那所谓的“识大体”。
一如以往在荣国府里,赖嬷嬷一家子拿自家不当外人,多年来攒下的钱财竟多达几十万。也许在他们眼里,这些贪墨而来的钱财早已成了这般的名正言顺,却不曾想,他们是在偷是在抢!
万幸的是,贾琏和王熙凤醒悟还不算晚。也亏得之前阴差阳错的做对了抉择,不单支持黛玉放弃了林家家产,还推却了原本该得爵位。
幸好,幸好。
<<<
王家家产一事完全不重要,可也因着这事儿,才让贾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