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本还源 四(2 / 4)
清苦,唯有一个爱好放不下:奇闻异事。
他平日里最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的传奇,琢磨长篇没那个精力写,不如写短篇,卖了还可以换钱。
他心中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叫《禹鼎志》,序文已经写好了——
【余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社学时,每偷市野言稗史,惧为父师诃夺,私求隐处读之。比长好益甚,闻益奇。迨于既壮,旁求曲致,几贮满胸中矣。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懒未暇也。转懒转忘,胸中之贮者消尽。独此十数事,磊块尚存;日与懒战,幸而胜焉,于是吾书始成。因窃自笑,斯盖怪求余,非余求怪也。彼老洪竭泽而渔,积为工课,亦奚取奇情哉?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昔禹受贡金,写形魑魅,欲使民违弗若。读兹编者,戃愯然易虑,庶几哉有夏氏之遗乎?国史非余敢议,野史氏其何让焉。作《禹鼎志》。】
这书写的艰难,十多年才写了十几个异闻故事,平均一年写一个故事,中途他觉得可以写个长篇换换脑子,因为《大唐西域记》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就琢磨以此为基础,加上些鬼精湖怪,神仙佛爷,敷衍成文,这文章他也写的很慢,到了五十岁,也才写了十几章,还总是不满意,删删改改。
五十岁,他已经要被称为吴老了,好不容易补得一个岁贡生,凑了盘缠到北京,却没有选上官儿,次年,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这就是一个芝麻小官,勉强支持度日,活计却不少,更没时间更文了。
五年后,吴老做了浙江长兴县丞(相当于县长秘书),哎,更累了,无奈不能视功名如草芥啊,至少还有俸禄可拿。倒霉的是,没过几年,他人快六十了,和长官不和,动辄得咎,只好辞职。
这下有大把时间写文了,七年时间,吴老完成了足足一百回的长篇小说,其实也不指望这个赚钱,只是写起来简直若有神助,还可以解些闲愁烦闷。
成书刊行后居然大受欢迎,非常流行。
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
——天启淮安府志对吴汝忠的评价,哦,此人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吴承恩
因为一部《西游记》,吴承恩被称为“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
随便哪个茶馆,都有说书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