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书呆子(2 / 4)
转身就往屋外走,“还有,我年纪还小,结婚还早呢!不要相亲!”
听着杨铁铮这句对相亲充满抵触的话,杨父杨母相互看了看,笑了笑。
只是笑过后,杨父看着屋外,突然说道:“难不成,真的要让水生就这么一直待在村里了?他不应该留在这里啊!”
杨母一听,低下了头,没有说话,只是那闪烁着目光,却显示着她内心极度复杂的感情!
“哎!都是我连累了你们啊!”屋内,杨父一声叹息,让屋子的气氛瞬间沉重起来……
杨铁铮走出门,拿起了放在门旁屋檐下锄头、水桶和长杆水瓢,便往地里走去。
杨铁铮所在的这个村名叫太平村,处于群山之间的小盆地上,田地多平整,在方圆百十里之内的村庄中都是难得的肥地。
而从群山深处起源的太平河绕村而过,所以水源较多,池塘林立,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能看到水池水塘。
因此,自村子有历史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干旱而引发的饥荒。
杨铁铮家的地位于村头不远处的山脚下,大约有十五亩地,属于村里位置比较好的一块地,这也是村民们为了照顾卧病在床的杨老三而特意拨给他们家的。
只是因为人手不够,这十五亩地中有将近一半都是空着的,剩下的八亩地左右的田地上则种着茄子、小青菜、花生、大白菜、马铃薯还有西瓜、香瓜等水果。
而这其中,大白菜、小青菜和花生是母亲之前种下的,而茄子、马铃薯还有西瓜、香瓜等水果则是杨铁铮后来种下的。
只不过因为这段时间接连好几个礼拜都是大晴天,连日来的太阳暴晒使得这些蔬菜全都打了蔫儿,西瓜、香瓜的叶子更是出现了一丝萎缩的迹象,即便是连日来杨铁铮不停的浇水,也只是稍稍缓解了一下干枯的现状。
可如果继续这么持续下去,恐怕必须得舍弃一部分的蔬果才行了,这让忙活了两个月的杨铁铮有些心疼!
来到地头,将手上的锄头、水桶和长杆水瓢放在一边,杨铁铮蹲在地头便忙活了起来。
忙活什么?忙着抓虫子呢!
在城里待了几年,杨铁铮对城里人的脾性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
这些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越发地关注食品卫生问题,尤其是对于绿色无污染的有机蔬菜和瓜果极为推崇,还大力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