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翡色动人(1 / 5)
——“疯子买,疯子卖,一个疯子在等待。一刀切下是灰白,三个疯子哭起来;一刀切下是绿白,三个疯子笑起来;一刀切下是满绿,三个疯子打起来。”
——“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一刀一刀又一刀,真金白银打水漂。”
在赌石界,这两首打油诗大家算是耳熟能详了,听完总是笑而置之,明知道投资风险非一般的高,可高风险也意味着高回报,每个人都有着撞大运捡漏的小心思,正是这种心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也让“赌石”这个原本只在中缅边境小城流行的行业渐渐揭开一直笼罩着的神秘面纱,直面普通大众。
如今全国各地都纷纷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赌石”热,赌石市场也从缅甸、云南发展至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在巨额财富的刺激下,人们怀揣着梦想和家当在这个行业云集。
赌石业历史源远流长,但究竟起于何时始于何代,恐怕没人能说清楚一二,若非要讨论出个你我他来,老行家们最常提及的莫过于春秋时期的和氏璧,众人不识得玉璞,于是楚王怒斩卞和双足,待剖开石头后发现,竟真是块稀世宝玉,因是卞和所献,顾而称“和氏璧”。而后此玉被秦始皇打制成传国玉玺,直到后唐时期失传,从此下落不明。因此,卞和算得上是赌石业的开山鼻祖了。
由于翡翠原料包裹着一层外表皮,人们无法得知其中好坏,就算用最先进最精密的仪器也无法窥探个中究竟,故而需将原料切开一块或者用在边上擦掉一点外皮,以供观察此块原料的质量,就是常说的开天窗和擦石,这样的赌石方法叫半赌。若没有开天窗也没擦过石,则称之为全赌。
和半赌的毛料相比,全赌的毛料在价格上要低上许多。周颂玉买下的这块巨石就是块全赌毛料,若是块擦出点绿来的半赌赌石,那五百八十万的价格是如何都拿不下的。
党国富过去就很喜欢买全赌的石头,偶尔也会小打小闹买点半赌的毛料,但真正的大家伙都是全赌。全赌风险是最高的,事有反常即为妖,若每次都能切出高品质绿来,惹人眼红也就罢了,性命之忧才是关键。党国富只在一次赌石大会上现场切过一次,也是为了替他的玉石生意打出点名气,后来党国富都是买下毛料后托人运回去,过个两三个月才私底下动手,无论好坏,绝不声张。
翠玉阁里间的偏厅中央,这块百万巨石正静静地屹立在那里。一旁的切割机准备就绪,随时待命。
陈老板口中的镇店之宝崔老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