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5)(17 / 25)
,南下深圳去当农民工。
未来一片黑暗,前路茫然。
**
赵大伟那边愁云惨淡,大院中的王家却满是温馨。因为闺女回来,王继周再次恢复了每日结账的日常。
上一天课回来腰酸背疼地被钱淹没,一张张数完后神清气爽。边数王曼边公布了自己的考试成绩,把王继周听得一愣一愣。
“全是满分?”
“其它科目还没出来,不过语文这种带作文的科目我都能考满分,理化生政史地这些全是死答案的,肯定也不会出错。爸你看我多聪明,不上学他们还是考不过我。”
是聪明,亲闺女聪明,考试考得好,王继周也高兴。
“这才高一,你还得学很多东西,别太骄傲。”
“爸你就放心吧,我可是遗传了你的聪明劲。要是当初你上学,肯定也是学霸,还好有我弥补你这遗憾。”
“竟瞎说,想吃啥我再去给你做。”
“我没瞎说,这几年你自学成才,现在不都能看虞阿姨的大学课本,连姥爷都夸你聪明又踏实。”
这是虞老的原话,王曼深以为然。父亲她了解,在开煎饼果子摊前,他就是个上过几天扫盲班的半文盲。
虽然四年前一开始看书,他只显示了突出的语言能力,但过了没多久,其它学科入门后,他简直是突飞猛进。仅仅用了四年空闲时间,他已经从目不识丁变成最起码本科文化水平。
所以她被誉为“解题机器”的超强学习能力,真是遗传自父亲。就连虞老也可惜,几次背着他都说,要是继周生在个好一点的家庭,肯定不止现在的成就。
每当此时虞虹都很高兴,她眼光多好,找到继周这种脾气好、能干、还疼老婆的男人。
“这些菜就够吃了,做多了吃不掉也浪费。爸快点吃完,早点睡,明天可是辣椒酱的买卖第一天开张。”
“那得多吃点,中午你不是说要搞点花样,没力气怎么摆。”
王曼掰馒头的手停下,拿起一个跟她脸差不多大的馒头,一口咬下去。回家这些天她不止忙着补课,还管着酱料的大小事。
甚至中途她还去了山里营地一趟,士兵们是辣椒酱和蘑菇酱的忠实消费者,吃了好多年对此最有体悟。在包装和风味上,她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终于彻底成型。
可惜她去的时候不巧,如果早去一点,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