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襄山(1 / 4)
宫中行驾的日子定在五月二十这日里,宫外的随行大臣就却是要分先后去的。赵家就定在了五月十八这一日。
杨氏自个儿得留下来照顾怀孕的侄媳妇儿,而她的三个儿子,赵攸灏入了仕途没多久,如今在大理寺当值,此次并未在随行官员内;赵攸涵和赵攸浚两个如今都拜了当世大儒为师,也留在京中念书。
所以这路上一行人,只有赵毅、赵煅和吴氏赵敏禾母女而已。赵毅同赵煅在外面骑着马,赵敏禾就跟母亲坐與车去。连同随行的护卫和伺候的下仆,林林总总倒也有好几辆车。
襄山与襄京城相距六十里,属于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像赵府这样的一大群又是马又是车的,人多物多,自然走得慢些,要花三四个时辰才能到。但若单人一骑的话,大半个时辰、最多一个时辰就能到了;若是换成千里良驹,半个时辰都用不到了。
赵府一家子吃了早膳,又跟老侯爷、金氏拜别过,出发时都大上午了,午膳便是在路上解决的,到襄山脚下的蓝河跟前时已是日昳。
蓝河虽是嘉河的分支,但同嘉河一样,不似怒江那般的波涛汹涌,而是常年风调雨顺,浇灌了多少沿河的庄田,又养活了多少百姓。
但同嘉河的宽广相比,蓝河却要长得“细小”得多,尤其襄山河岸渡口这里,据说是附近二十里内最狭窄的。从河的这头望过去,已经能看到襄山避暑山庄沿着山脚建起的一圈高高的围墙和巡逻的禁军,一些外围的庄子也隐隐可见了,实在有些看不出——其实十几里之外的嘉河会有那样的广袤无边。
渡口处常年有官造的楼船停靠,以供来往的官员所需渡河。
等赵家渡过蓝河,再到位于半山腰上的赵家庄子上安顿好时,已刚好是晚膳时分了。
晚膳后,赵敏禾照例要去舞剑消食,不过这一回还有赵毅相陪。用吴氏的话说——“老爷骑了一天的马,莫再劳累着练武了,陪着阿禾舞剑吧。”
陪女儿舞剑这事儿赵毅常做,想当初女儿提出想学几手剑招还是赵毅自己教的女儿呢。虽然他没有女儿舞得姿仪优美又刚中带柔,可也是能看的,别有一番扎实刚硬的味道。可要赵毅自己说,他还是更愿意耍长|枪去,那才够带劲儿呐!
舞剑本是舞蹈,大概是女儿从小学了武,有几分功夫在身,舞起来倒不像其他大家闺秀似的软绵绵得像没吃饭,有些介于习剑跟舞蹈之间。
但这终究不适合他这个大男人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