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安排(3 / 5)
恤黎民百姓之意。何可不为?”
他面色淡淡,却不怒自威,眼中是傲视天地的强势。
请命的臣子们听承元帝只是坐镇后方,并非被冲昏了头脑要亲上战场,又见前排的众位宰相和陆崇等人一言不发,便知这事再无转圜的余地,又是几番谏言之后便顺势退了下来。
这也是承元帝做了三十年的皇帝后带来的影响之一。他威信日重,在朝上说一不二的强势气魄早已练就。
随后,承元帝陆陆续续下了多道圣旨。大军出征之后,命宋首相总理政务。大周军分西、中、东三路大军。陆崇被封为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加封正一品太尉之衔,统帅中路大军。东、西两路大军也另有众位贤能之人坐镇。
叫人最为耐人寻味的,却是承元帝对众位皇子的安排。
按说,这种皇帝离京的时候,常理是需要指定一名皇子监国的,大多为太子,像承元朝太子已逝,那么监国的皇子必是承元帝心中属意的下一任帝王无疑。
偏偏,承元帝并未按着这常理来,他在颁布御驾亲征的旨意后的第三日,对众皇子做出了安排——皇二子韶亓萱与皇三子韶亓茽、皇四子韶亓芃与皇五子韶亓荇这样分为两组,轮流代皇父主持政事堂,与众位宰相一起共商大事,若有不决则快马送往前线递承元帝亲揽。每一组轮流两个月,不当值的皇子则前往前线督战。而剩下的两个——韶亓箫和韶亓荿,一路在中路大军随扈历练。
————————
赵敏禾听到这道旨意时,只觉得目瞪口呆。皇帝要不偏不倚,也不用一碗水端平成这样吧?
此时赵攸瀚已接到了出征的旨意,大房大大小小一家子聚在赵祈金氏的安鹤堂里。
赵攸瀚语气平常道:“陛下只怕确实对储君的人选犹疑不定,又不想叫人多生是非罢了。”
向来帝王最忌党争,如今众皇子中并无突出的人选,有好也有坏。但对群臣而言,承元帝春秋鼎盛,所以大多数人仍保持着中立,并不急着站队。但若叫这次的事情打破了这种局面,后头的局面就不是承元帝能保证掌控的了。所以,承元帝干脆没有叫皇子监国,而是另立名义叫皇子主持大局,且还叫前头的皇子们轮流来,两人一组相互辖制。这一下,谁都能明白承元帝不急着立太子了。目前的平衡局面才不至叫打破了。
赵敏禾又问:“那为何还要他们没轮到时去前线?这么一来一回,不是折腾人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