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4 / 5)
放弃过派人去南方,查探那些五皇子派去的人的踪迹。
只是茫茫人海,实在没有收效。韶亓箫每每问起陶卓关于此事的进度,得到的却始终是没有好消息的答案。
赵敏禾听完他这些日子来得到的所有情报,沉吟道:“我以为,我们尽人事、听天命就好。无论如何,你尽力改变了锦州百姓的命运,这是事实。”
韶亓箫摇头,“还不一定。我只是保证这一次锦州河道的堤坝修整不会被偷工减料而已。况且,还有那些一直没被追踪到的人,他们去了哪里?会不会利诱其他地方的官员贪墨治水银两?这些还都是未知数。”
“七郎想得太悲观了。按你的说法,韶亓荇也不是笨蛋。”她自得知在他的前世,韶亓荇便是杀害她的凶手后,便省去了“五皇兄”的敬称,“他前世选锦州,是因为他觉得锦州不会发生洪涝,此时即使去南方贪墨,那也一定选的是自古的风水宝地,很少发生洪灾的那种。恕我直言,七郎以为大周这些年来出现大贪官的人数多吗?”
韶亓箫摇头。
赵敏禾接着道:“承元二十六年时,北地旱情频发,当时有一地的长官贪了赈灾银子。据我所知,那个官贪的数大约在五千两,这都叫父皇大发雷霆,不单自己的官位不保,还连累得此后七代不得为官,当时朝中更加人心不安,不敢再赴其后尘。更何况这次治水,涉及了比五千两还要大的数目,即便有人动心,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头上的官帽。”
“而要贪去一地的治水银子,一个官儿可不够,必须将当地差不多的那些官员的嘴全部封住。”
韶亓箫随着她的话沉思起来。
“按我的想法,七郎不若仔细回想在那些发生洪涝的地区里,有哪些地方既是风水宝地,又刚巧会有官员可能会有这个胆子来贪这笔银子?”
即使如此,这也是一样浩大的工程。不过在毫无头绪的时候,这也算是一个线索。
韶亓箫思考之后,又道:“时间赶不及,倒是可以率先排除掉那些父母官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州府。”
换了是他,如果明知这个地方的长官冰壸秋月、嫉恶如仇,是一块硬铁板,那么为怕行迹败露,自然也会避开这些地方的。
他立刻又踌躇满志起来,正要匆匆去找陶卓吩咐,却听赵敏禾又出声叫住了他。
“七郎,我虽未到过锦州,但却学过《地理志》。锦州位处大周的腹心地带,又是盆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