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大劫将至(2 / 3)
股极为强烈的波动,波动将周围的云层都排斥开了,如同一道凛冽的剑气将一片阴云都劈碎了一般!
要知道自从函谷关建成之后一直到现在,笼罩在函谷关之上的便是一层常年的阴云,阴云多少年都未曾消散过,一直凝聚在函谷关的上空。
而就在这一刻,天穹仿佛是裂开了一般,终于拨开迷雾见未来了!
此时,在函谷关之外生活的人族也尽数都见到了这种令人心中骇然的景象!
“函谷关多少年都未曾出现过这种景象了……”
此时有人叹息的说道。
这是一位年轻的教书先生,他的穿着很现代,一身中山装,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但是在眼底深处却有着一种常人所无法想象的沧桑。
他的前辈子五六十年的时间都贡献在了函谷关内的这片大地之上,教书育人,也曾在闲暇的时间去拜访过历史上的山川大岳,就在前不久的时间,在函谷关百里之外的一处大岳轰然炸碎,他一个人徒步走了过去,随后便是在破碎的大山之间得到了一本古籍,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在观看了这一本古籍之后竟然感受到了天地之中那种若有若无的灵气存在。
一本古籍而已,在这本古籍之中所记载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修行之法,只是一个最为寻常不过的功法,但是这位教书先生却是凭借着这一本古籍之中所记载的修行方法,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中修为青云直上,眼下的他修为甚至隐隐之间达到了金丹期的门槛。
“先生,那是什么情况?”
此时,追随在这位教书先生身边的是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孩子们的穿着打扮都显得十分破旧,如同他们的先生一般,几个孩子们男女参半,但是唯一不同的便是他们的眼神十分有神,如同明珠一般,熠熠生辉。
教书先生将自己所得到的功法尽数传给了自己手下的这几个孩子,从不吝惜,而且孩子中有一个天赋十分强大,此时已经触及到了轮海期境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教书先生此时将孟子的话复述出来,一旁的孩子们都有些懵懂,但是却都在认真的听着先生的话。
“我之前和你们说过,这片世界在悄然改变,我们人类若是依旧按照之前的方法来生活不加以改变的话,未来或许会泯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