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 6)
轰烈烈的消失,而不是悄无声息的泯灭。
火种计划的前期目标,是控制污染,解决污染源;后期目标更像是迫不得已的n b,就是建立地下幸存者基地。这一目标,如果有天赋为“世界”的天启者协助,大概会更好完成。可惜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找到这样的记录。
为了n b,世界各地的研究员们纷纷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头发,完成了许多动物、植物改造。以保证在污染全面爆发的未来,人类不至于没东西能吃。
最近20年,各区域的工程师们也综合经济体量、人口、污染区等方面的考虑,完成了选址。如今七大区一共有173个备选幸存者基地建设选址。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开始动工。
但这也不可避免地象征着一件事,人类即将放弃陆地,天空,海洋,乃至宇宙,而龟缩进地底。
这不是胜利,很可能是等死。
一旦幸存者基地开始建设,全球污染病防治的重点势必会转移。从主动防治,变成被动、消极抵抗。甚至会让过去不少人的主动牺牲变成一种笑话。
这是真正的、能决定全人类命运未来走向的大势。
因此,当他挑起这个话题后,在场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陷入沉默。
第一区的王部长严肃道“这次会议的重点,还是在污染病防治上。火种计划后半期部署是否提前,并不是这次会议的内容。”
这次紧急线上会议,持续了整整1个小时。
按照惯例,王部长连通了唐寻安的耳麦。
根据最初的协定,天启者并不参与决策,但拥有同级的知情权。
王部长能听见耳麦里传来的凛冽的风声。
当唐寻安全速飞行时,时速能达到3倍音速,远超普通飞机。因此,有紧急情况时,他习惯自己一个人赶路。
王部长汇报了会议结果,在结束的时候,顺口提起了火种计划后期部署。
耳麦里一直没有传来回音。王部长清楚,这是因为在运动状态下,风噪太大,很难把声音反馈回来。
所以唐寻安会等抵达目的地后才给出回应。
他一边处理着文件,一边等对方降落。
许久后,电话里终于传来了唐寻安的声音。
“我不同意。”他说。
他没有决策权,只是代表自己,单纯的不能接受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