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4 / 8)
她担心的是真正的权贵之家动了联姻的心思。她见过多少小姑娘,还没人比黛玉颜色更好。
林海闻言便道:“我听说薛家打算送女入宫?”
“正捐官,难就难在薛家这位打算谋个实缺。”也有不少能臣乃是捐官出身,不过捐官在本朝做不到一品。
“也是。光捐出个品级,对他女儿进宫于事无补。”
“要不,咱们给他指条明路。我寻思着赶紧让他们一家子回京得了。”
林海也有点诧异,“他们这是得罪你了?还是你真想助上他们一回?”
贾敏老实道:“说不上得罪,却也不大耐烦跟他们家往来。不过那父女两个倒是不坏。”
林海道:“商人逐利。”
贾敏莞尔,“我成全他们罢了。”
前世这丫头拿贤良淑德教导我的黛玉,那这辈子顺了你的意,入宫好生“贤良淑德”去吧。“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真真大好的志向,贾敏都得赞上一句。
林海越发好奇,“这是怎么了?”
贾敏干脆破罐破摔,“老爷知道我跟二嫂一向合不来。她亲妹妹和她的女儿我也亲近不起来。按道理我也不该跟小辈计较,只是……真不自在。明明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儿,还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林海一摆手,“夫人的意思我知道了。”他做了几年巡盐御史,多得是跟盐商打交道,很是能理解妻子的感受:有些盐商那份带着算计的自来熟式的奉承,的确让人说不出的厌烦。
“等咱们回京,我瞧瞧京官有没有缺。”
薛桓捐官,靠着老爷,还捐了个实缺……却是京官……
娘家若是得到消息,定会热闹不已。
当然,林海绝不会主动跟薛桓说我帮你谋个实缺,而是会等到薛桓正经上门求助之后才会出手。
夫妻俩商议已定,贾敏便一心收拾起行李,准备老爷任满回京述职。
这次回京赶上了个好时节。又是一年的春末夏初,儿子已然满了周岁,一家子启程由水路返京。
贾珠在路上依旧十分用心:他也觉察得出姑父姑妈对自己的父母都存了些不满。
只不过有些话,他说了父母也不会听。不如等他说话家人不得不听的时候,再旧事重提。
却说顺着运河到了京城,他们一家子先在驿站暂时安顿,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