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2 / 5)
但以韩琦之方正,也不会昧了薛家的功劳。
薛桓忙道:“哪里。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不敢贪功。”
林海点了点头,“临安县令出缺,阁下可有主意?”
临安县令……韩大人乃是杭州知府,薛桓压下百般起伏汹涌的心潮,起身恭敬一礼,“明公教我。”
这就从“林大人”变成“明公”了,薛桓果然“有眼色”。
作为皇商,薛桓必然知道些消息,但是浙江乃至整个江南的局势他恐怕知之有限。林海此时不想提点太多,便直截了当道,“我书信一封,阁下带去吏部即可。”
这都领进门了,薛桓若是都不能跑下这个县令,趁早死心,安心做个吃喝不愁的皇商吧。
偏巧,薛桓缺的正是这么一位“领路人”。
打发走薛桓,林海直奔后宅。
父亲会客,母亲有孕精力有限,黛玉便请了妙玉过来说话,同时不忘照看下弟弟。
于是林海进门时便见妻子一人歪在榻上,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林海不曾开口询问安抚,贾敏先起身懒洋洋地舒展了下身子,直接靠住林海,“如何?”
林海笑道:“不错。”抚了抚妻子的脸蛋,又关切问道,“有什么烦心事须得说给我听。大事为夫做不成,小事定要为夫人分忧。”
自从她重生归来,心境改变,和丈夫说了不少体己话,大半都是前世说不出口的心里话。感动于妻子的坦诚,林海也投桃报李,一来二去,夫妻俩越发亲密。
此番贾敏也不例外,轻声道,“还不是为了我那想给皇子当岳母的二嫂?”顿了顿又无奈道,“我如何不知道,我二哥何尝不是起了同样的心思?可话说回来,除了送女入宫,他为了更进一步也没别的法子。”
林海劝道:“人各有志。”
贾敏应道:“自打父亲去世,荣府也是一如不如一日。我估摸着荣府家底加在一处也不过是十万上下的样子。这点银钱都拿出来可够捐出个正经的知府?”
所以琏哥儿一直是个同知候补,若是朝中无能人出手,他肯定总得等着,始终补不上。
林海特地补充了一句,“得有门路才成。”
有道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对只有品级无实权的捐官管得不严,甚至到了明码标价,随意买卖的地步,但真正握有的实权的官位,须得报给圣上与阁老们,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