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文明雷电 (4)(4 / 11)
邈的方略呈到了皇帝案头。由于始皇帝对书法不甚了了,李斯亲自带着程邈觐见了皇帝,分别做了一番备细说明。皇帝听得兴致勃勃,问程邈何以实施?程邈禀报说:“小篆乃官制文字,非功力深厚者不能成其章法。臣拟请丞相、奉常、太仆三人大笔,各作一篇颁行天下,以为规范,如同度量衡之法定器量,可否陛下定夺。”始皇帝立即欣然拍案:“好!届时多刻一幅,朕挂在书房好好揣摩,也学他一手书法!”李斯与程邈不禁大笑起来。程邈又禀报说,隶书创制,他要特请一人襄助,敢请陛下允准。始皇帝笑云:“延揽书家本是御史职责所在,要朕说话么?”程邈说:“此人才具赫赫,只秉性乖张,对秦政多有非议,故此先行禀报。”始皇帝一阵大笑:“骂几句秦政有何要紧,只要他愿为天下做事,朕亲自见他听他骂又有何妨!”
红日升上了涿鹿山峰峦,王次仲师徒开始了一如既往的晨书。
山崖下,一个壮实的少年一边费力地搅和着石坑里的红色物事,一边高喊着:“老师,朱墨好了——”喊声回荡山谷,山崖旁的小道上走来了一个须发雪白的老人,布衣竹杖步履轻健。老人大步走到石坑前,竹杖在大石啪嗒一磕,手中的竹杖陡然一变,杖头鬃毛劲直飘飞,几类长大的马尾散开空中。看了看石坑中亮汪汪的汁液,老人嘉许地一点头:“小子有长进,墨色正了。”又抬头看了看颇为光洁的玉白石崖,“小子石工本事尚可,没白费工夫,这石崖打磨得好。”少年高声笑道:“老师要奇文留天下,能没有一方好山么!”一边说一边搬来一只陶盆,利落地用大木勺将石坑中的物事舀满了一盆,快步端到了山崖旁边的木架下,又摇晃敲打了一阵丈余高的木架,转身一拱手道:“老师,梯架稳当无误!”老人一点头,杖头伸入石坑,那劲直飘飞的一大片散乱鬃毛立即团成了一个油亮鼓荡的红包。趁势一提一甩,石坑中一片涟漪荡开,老人也大步走到了山崖下。少年兴冲冲道:“老师,今日写甚?”老人道:“小子想学甚?”“八分书!”少年毫不犹豫地回答。老人悠然一笑:“也好,今日八分书,留给天下一篇檄文。”
少年顶起了陶盆。老人走上了梯架。长大沉重的竹杖大笔伸出,却平稳得没有一丝晃动。老人大笔在玉白石崖上横空一划,一道平直舒展的朱红色立即在石崖展开。崖下少年一声高喊:“燕头雉尾!简略径直,八分即止!好!”架上老人也不说话,又奋力划得一笔,长大的竹杖笔头便伸到少年头顶的陶盆中吸墨。老人抬笔,少年便飞步取墨,顶来陶盆在木架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