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帝国烽烟 (5)(7 / 8)
坏”的作案现场,是已经风干了的种种骨骼。历史小说的使命,是复活历史的脚步,是复原人物的血肉。为此,就要依据被史料记录下来的种种结局,依据被风干的种种骨骼,推演出活化的历史。活化是什么?就是在逻辑推定的基础上剔出其渗透异物,修补其曾经遭受的破坏,弥补其联结断点,复活其被风干的血肉。譬如,秦始皇没有皇后,秦二世也没有皇后,这是两千余年帝制中的唯一现象。为什么?背后的历史逻辑是什么?隐藏着什么样的冲突与事件?这些,是历史家无法完成的。在发现确证的史料之前,历史学家可以不理睬这个为什么,而只相信这个结论。而历史小说不能,既然有这个重大的“现场遗存”,就必须推演出其联结断点,复活导致这一“遗存”的种种过程,否则不是历史小说。其中,推定事件是必然的。推定得如何,则既有作者的历史想象力,又必须有历史逻辑的根基。
努力地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我是自觉的,也是问心无愧的。
面对那样一个神圣的时代,我有义务仔细甄别,我没有权利肆意虚构。
我追求历史精神的真实,也追求历史事实的基本真实。
肆意虚构,是对那个伟大时代的亵渎,是对我们文明圣地的亵渎。
五
最后,再说说两件相关事宜。
关于l996年的前三部文学剧本出版事。
1990年开始,我进入对《大秦帝国》的写作酝酿。当时深感电视历史正剧对民众的普遍影响,遂决意先以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唤起社会对中国原生文明的关注。l993年秋,我开始进入文学剧本的写作,于1997年秋完成了一百三十六集文学剧本的写作,大体计约三百余万字。期间,1996年初,人民日报出版社拟议将已经成型的前三部文学剧本出版,我也赞同。由于种种原因,当年出版的作品形式不尽如人意。出版社与我,皆感未达预期,一致赞同不再印行,并停止此后改编。
2001年历史小说开始出版之后,多有读者误将l996年版的剧本改编出版物,等同于历史小说《大秦帝国》。虽然,我在网上已经作了说明,然误解依然常被提出。故此,在《大秦帝国》历史小说全六部十一卷完成之际,我对此事再度作以说明。同时,我申明:此后,我将不再以任何形式出版原先的文学剧本。
《马背诸侯》不再附于本版《大秦帝国》之后。
第一部序言中,我曾申明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