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们交流一下(3 / 5)
参加全省课堂教学评比最年轻的老师,上千人的大讲堂,面对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和专家,他都不曾紧张过。
许庭生前世拿下全省一等奖的那堂课是《新中国的外交》,这堂课他前前后后在不同的地方讲过几十遍,想忘都难。
这也是他今天准备讲的内容,既然已经玩大了,那就干脆玩得更狠一些,能用一堂课解决的问题,对许庭生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
“许庭生同学,请问参加波茨坦会议的国家领导人都有哪些?发表《波茨坦公告》的国家又是哪几个?”
许庭生刚想开口,台下一个7班的学生发问道,这是个女孩子,许庭生并不认识。其实她或许没有恶意,只是不服气,不服气许庭生一个学生居然大言不惭要给他们“上课”,尽管许庭生的原话是“交流”。
所以,她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刁钻。
许庭生笑了笑,回答道:“参加波茨坦会议的国家是苏、美、英三国,其中苏联的领导人是斯大林,美国方面需要各位同学注意一下,此时代表美国参与了前几次重要会议的是罗斯福总统已经病逝,代表美国与会的是新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真的考到的话大家注意陷阱哦,就像这位美女同学给我挖的一样。”
台下一阵哄笑,同时有人掏出来笔记本开始做笔记。
等到笑声平息,许庭生才继续道:“英国方面要更复杂些,最初代表英国参加会议的还是大家熟悉的丘吉尔,最早引领剪刀手拍照的那个可爱胖子,但是会议进行过程中英国举行了新一届大选,丘吉尔败选,所以,大家注意一下,英国还有一位新任的艾德礼也参加过波茨坦会议。”
这是一个书本并未提及的知识点,几乎不可能出现在考试中,但正是因此,它的震撼效果要更大一些,因为如果许庭生说的只是书本上的要点,高三7班同样掌握相关要点的人并不少,但是他现在展现的是课外知识,用知识面压人,效果更佳。
讲到“剪刀手”的时候,许庭生还木讷的比了一下这个手势,讲台下一阵欢笑,但当他说出艾德礼的时候,台下就安静了。这个时代电脑还没那么普及,学生们的知识面其实相对是比较窄的,所以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一点。
许庭生看了看正在低声议论的几位丽北中学历史老师,他们中应该也有不少人没有注意过这一点。
“最后,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中我认为最可能命题的一个点,大家不求理解,但求记忆,记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