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萝莉机尚未养成(4 / 5)
,你需要被推荐的究竟是不是一家医院,抑或是医学学术机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现在的百度和谷歌引擎还很傻,还不懂得‘如何用近似于人类推销员的智商水平去有效率地推送广告’,就无视他们的历史贡献,不是么?将来四十年的人工智能发展之路,就是从这个萌芽开始的——包括最终产生我这样,可以近似于人类思考,可以直接用人类语言沟通并执行指令的量子智能机。输入法和音频视频处理软件亦然,只有给它更多的学习和统计机会,给它们调用云端数据库的机会,它才会越来越聪明,最终精确揣摩输入者的真实意图。”
顾莫杰感觉自己被打败了,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这一切。
“不对,根据阿兰图灵的人工智能理论,人工智能不该是在‘人类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一台超级终端上率先实现’的么?”
“你傻了吧?这只是2020年之前人类的努力方向。2020年代之后,人类早就发现了,人工智能不该指望一台超级终端,而是应该指望一个超级网络——任何一台终端,哪怕其数据处理潜力和人脑一样发达了,依然是不可能拥有人工智能的,除非再有远超人脑的神经元数量级发展——
你想想,哪怕是真人,也会有神经末梢反射,也会有脊柱反射,也会有无数交由扁平化浅表神经结构去处理的事件;并不是所有神经反应都要递交大脑来处理的,不是么?
医生拿膝跳反射的小锤子打你的膝盖,你自然会踢他一脚,这个反射并没有经过大脑;你在生物实验课上,拿电击棒刺激被切除了大脑的青蛙的脊柱,青蛙照样会跳脚,可见青蛙也不是所有行为都经过大脑。
人工智能要想尽快实现,当然要把尽可能多的、凡是没必要提交中枢的数据,都在浅表反射层处理掉,用尽可能扁平化的结构去处理。这才是人类在2040年代摸到人工智能门径的原因。当然了,如果指望超级终端的指导思想,倒也不是说绝对不可以,只是这个进程起码还要再拖延二三十年——至少2050年的任何一台单一终端还做不到近似于人类工作能力的人工智能。”
顾莫杰彻底被打败了,他决定先结束这个话题。
“好吧我不会再抗辩了——咱现在能不能长话短说,你就说说,这三款系统工具,有哪些性能因为如今你没有处在‘云端数据库联网’内,而没法发挥出来呢?”
“万能输入法的准确性,就是没法保障的;音频识别输入,目前只能识别你的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