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自然流(大结局)(6 / 8)
一共是380次消费动机——朋友圈人数变成2倍,消费动机次数变成了4倍。
这么看,梅特卡夫定律是很正确。
基于这种思路,华尔街的人认为:假如有10亿用户的FACEBOOK市值2000亿,拥有另外10亿用户的“初见”也市值2000亿,那么当“初见”鲸吞消灭FACEBOOK、并且拥有全部20亿用户之后,“初见”就该值8000亿。
因为梅特卡夫定律在互联网圈的滥用横行,这个圈子是“马太效应”的最强拥趸。
所谓马太效应,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出自《圣经·马太福音》中的原话:“凡是贫乏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走;凡是富足的,要赐予他更多,让他多多益善”。
后来,马太效应被泛用于一切会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滚雪球领域。
互联网世界最讲究“赢家通杀、弱者全死”,自然是马太效应的最重灾区。
但顾莫杰不这么看。
梅特卡夫定律也好,马太效应也好,并没有看到人类被过度分享之后形成的抗拒、形成的最求个性和小众的逆反。
每一个个体节点,在被1亿个流行源引诱的情况下,和被2亿个流行源引诱的情况下,实际最后的消费冲动可能并无二致。
而且,初音智能提供的人工智能偏好分析,正在结构传统的流行趋势制造型社会。
人们既然会因为过度分享的轰炸而去用SnapChat,既然SnapChat能够在FACEBOOK已经如此庞大的时候依然异军突起,就证明了冲破梅特卡夫分享牢笼的需求是存在的。
顾莫杰对初音智能的投入,从远期来看,未尝不是自己革自己的命——他或许会忍受当这个世界的底层传媒法则被颠覆之后,初音网络科技股值下挫的痛苦。
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须要革,不然就会有后来者革他。
顾莫杰念及此处,他和吴老这盘推演,也差不多完了。
“西方人研究《圣经》,研究了两千年,总结出一个马太效应。其实在我看来,所谓马太效应也好,梅特卡夫定律也好;翻译成中文,《老子》半句话就说破了。”
“哪半句。”吴老神光内敛,眼皮也不抬。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是么。”
随后是良久的沉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