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12 / 20)
几位学弟结伴跑来徐凌波的宿舍诉苦,说他们失恋了,没想到林老师这么年轻就有一个很帅很帅的老公 ,他们是不是真的没有一点机会
彼时,徐凌波躺在宿舍的床上,一边读论文,一边散漫地说“那可不,你们要是有机会,我就能获诺贝尔奖想得那么美,也不看看实际不实际。”
学弟们哭着跑开了。
徐凌波似乎毫无波动。
他歪着头,悄悄地打开手机,瞄了一眼师姐的照片,透过她不羁的秀发、厚重的眼镜片、充满嘲讽意味的勾起的唇角,仿佛能洞见她比金子更纯粹的内心。
师姐,他在心中唤道。
片刻后,他又念起“方怡雯”。
她的名字被某种魔力锁在他的唇齿之间,使他徒劳无功地回想她千百万遍,最终,他颓丧地抱起床上的论文,倒进枕头和被子铺成的温柔乡。
去年九月,方怡雯在曲老师实验室里度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四天。
在林知夏的教导下,方怡雯开始尝试“平等对话”,关注别人的情绪波动这件事本身有益有弊,益处是她找人办事的效率变高了,弊端是她的生活不再像从前一样洒脱。
她在曲老师的实验室里工作,曲老师的两个呆瓜学生想跟她比拼实验进度,她不能骂他们愚钝,也不能笑他们手笨,她干脆全身心地投入实验操作,任凭那两个学生如何乱开“老弱病残小组”的玩笑,她也没再回复他们一个字。
实验结束后,方怡雯收集数据,连夜撰写论文。
方怡雯的英语写作功底不算好,林知夏帮她从头到尾润色了一遍,又修改了一些小错误,随后就投给了国际一区sci期刊,经过三个多月的审稿,方怡雯收到了编辑的祝贺邮件。
是的。
她中了
她中了顶刊
范进中举都不能精准地形容那种溢满心头的狂喜。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方怡雯“投中sci一区一作论文”的好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学院,他们的课题组一跃成为众人眼里的高级领域,凡人无法接近就连“老弱病残小组”的外号也被改成了“德智体美”,詹锐是“德”,方怡雯是“智”,徐凌波是“体”,林知夏是“美”。
方怡雯的照片,也登上了学校的校刊月封首页。
林知夏特意买来一本校刊,带回家里收藏,纪念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