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日方中方睨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5 / 8)
斯30岁以下杰出人才。四校研究组的教授们都想把林老师推荐到国际学术联合会上,让她拿到30岁以下最杰出科学家的奖项。”
徐凌波听说过这个奖,它的奖金丰厚,影响力深远,评价体系严格,常被称为“小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包括中日欧美的顶尖科学家,每年的颁奖典礼都在大国首都的礼堂举行。
徐凌波生平第一万次感慨道“林老师真强,我在林老师的组里拖后腿”
谭千澈宽慰他一句话“别跟天才比,别给自己找罪受。人懂得越多,知道得越少1。”
徐凌波表示受教。
今日艳阳高照,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似乎是一个好兆头。
林知夏左手拎着果篮,右手牵着江逾白,和他一同走进省城人民医院的住院部。
沈昭华的病房位于七楼。
楼道干净整洁,窗外阳光耀眼,还有家属在陪伴病人散步,凸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林知夏站在病房的一扇门前,那门是虚掩着的,她不敢推。
恍惚间仿佛回到了童年时期,那一年,林知夏才九岁。她参加秋游,在水族馆里遇见沈昭华,沈昭华就把自己的名片递给林知夏,而林知夏犹豫着不肯收下。时隔多年,她又迟疑不决,江逾白搭住她的肩膀,她才把这扇门拉开了一条缝。
她听见沈昭华的声音“进来吧。”
沈负暄也在房间里。他笑说“沈老师五点醒来,等了你一上午。”
“没等,”沈昭华话中一顿,又问,“是林知夏吗”
林知夏缓步走入病房。
她终于见到了沈昭华。
沈昭华的状态也很不错。她并不像林知夏想象中的那样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相反的,她看上去精神矍铄,只是瘦了很多,肤色也隐隐发黄。她坐在床上,背靠着枕头,左手被插了一根管子,正在打吊水。
林知夏出声道“沈老师好。”
江逾白更客气一些。他还做了自我介绍,自称是林知夏的家属。
沈昭华对江逾白印象很深小时候的林知夏很喜欢来大学的实验室与图书馆参观,江逾白经常与她做伴,两位小朋友在校园里形影不离,如影随形。
沈昭华对江逾白的态度颇为和蔼“你们都坐吧。”
林知夏规规矩矩地坐在床边一处空位上。她并拢双腿,抱着果篮,目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