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舞弊案(1 / 4)
嬴政从来都是个铁血的帝王。
他和秦子楚不同,从不浪费时间关心平民百姓的想法。
既然身为自己的奴仆,为自己统帅,那么百姓理所应当对自己言听计从,而不该去反驳自己做出的命令。
嬴政这种纯粹上位者的蛮横想法,在大臣之间非常有市场。
毕竟,身为一个帝王,嬴政目前还处于择善固执的状态,对臣子提出的于国有利的建议,他是善于接纳的。
但嬴政此番杀气腾腾的举动,仍旧让在朝的官员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的思想仍旧是深入人心,除了宫廷的权势倾轧之外而被处死的官员太少了!
嬴政的举动简直像是一个信号,明确的告诉了满朝官员,他们和整日土地里刨食的贫贱百姓没有区别。
“陛下,对官员的处置,是否太过严厉了?”一大早,彰黎就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急匆匆的赶到咸阳宫求见。
他口中的话虽然是向着嬴政说的,可求救的眼神却落在了秦子楚身上。
秦子楚微笑着摇摇头,并不接应彰黎的话。
彰黎心中遗憾不已,可当他见嬴政并没有阻止自己说下去的时候,还是开口劝道:“陛下,官员是我大秦的基石,若是没有他们的忠诚和支持,陛下下达的政令还有谁能够执行呢?陛下没有兄弟姐妹扶持,与其他公子的儿女们也不亲密,这时候只要有当地的官员不停施恩于下,‘田氏代齐’的事情很可能会在我大秦的国土之内重演。”
“田氏代齐”的史实,上辈子曾经被儒生在嬴政耳边反复强调,令他厌恶透顶。
可此时被伴随他成长的彰黎提出这个故事当做例子,内涵意义却有了巨大的转变。
彰黎提及此事并非为了其他人要求封国,而是纯粹出于对国家政治稳固的考虑,嬴政绝不反感因此而来的忧虑。
他温和的说:“相国请坐。”
待彰黎就座后看向他,嬴政才细致的解释:“此事并非仅仅为了立威而诛杀官员。这是我大秦第一次尝试着开展科考,用最公平的方式选拔人才,各个郡县之内的百姓都对科考的结果翘首以待。可以说今日的责罚程度,决定了日后惩罚力度。”
彰黎闻言忍不住叹了口气,有些颓唐的说:“老臣明白陛下的意思。四海已定,哪怕法家对提升国家实力的效果再惊人,论起治国的时候统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