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部分(5 / 6)
知为什么老师们好像都在暗地里攀比着,议论的话题经常是谁的孩子出国了,去了美国或英国,上的是加里福尼亚大学或者剑桥大学。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在饭桌上跟我说,小哲,长大了咱也出国,好不好?那时候我以为教授的孩子都该出国。
终于我长大了,考上了大学,但不是父亲期望中的北大、清华或南开。我心里很惭愧,觉得对不起父母,所以在学校我是十足的安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铁的目标:考托福、考GRE,出国,虽然自己都不能清楚地说出到底为什么出国。
路杨就是那时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的,他是我的同班同学,天津人,个子虽然不高,但也绝对不矮,功课很好,属于那种很文气很儒雅很会体贴人的男孩。他每次回家都会把自己能搜罗到的天津著名小吃带到学校并单独留给我吃,像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甚至猫不闻饺子和狗不理包子等等等等。但更让我感动的是,一次我只是感冒重了一些,晚上他知道后,骑车子跑到很远的24小时药店拿了最好的药,托我同寝室的小六带给我,并用他漂亮的钢笔字给我写了张字条:你一感冒就容易发烧,所以一定要好好吃药,好好休息。虽然小六打趣地说,这叫苦肉计,你可千万认清楚了,我的眼泪还是掉了下来。
感动之余静下心来想想父亲和母亲,顿时懊丧地感觉到,我们根本不会结果。于是不止一次狠心地告诉他,我们不可能。可他每次听完,都会宽厚地一笑置之,依然对我那么好,他的关心就像是弥漫在我周围的空气一样,时时刻刻让我脱离不了。而我自己又实在喜欢享受被他细致入微地呵护着的感觉。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我们一块上课、一块听音乐会、一起看球赛、一块去校外的小吃馆吃炸酱面,有时还会偷偷地在黄昏跟他手挽着手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散步,在同学们的眼中,我们俨然是一对“学院恋人”,那时我过得很快乐。当然,这一切我都在小心翼翼地瞒着父亲,但是事情还是被父亲知道了。那天他来我们学校办事,顺便来看我,发现了和我在一起的路杨。看着父亲那一瞬间惊愕得张大了的嘴,我心里想,完了。在用责怪的目光注视了我两分钟后,父亲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过来办事,不放心你,顺便看看”就走了,甚至都没有看一眼在我身边赔着笑脸准备自我介绍的路杨。
那个周末回家,父亲用从未有过的严肃语气同我进行了一场谈话,坚决反对我同路杨在一起。那天晚上我哭了,很伤心很伤心。记得曾在一本什么书上看到过这样的话:如果你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