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恩信仇讎 (1)(22 / 23)
王朝澹台氏的皇脉,祇物寺亦毁于战火;因故滞留东海的鹅峰和尚与弟子们西行无路,暂且驻锡于寺中,听伤重的胤野怀抱幼儿叩门求救,遂将母子俩庇入禅房,由老和尚出面与追兵交涉。
领头的埋皇剑冢台丞副贰「天笔点谶」顾挽松是东海出了名的酷吏,新朝肇立,正需功绩来保乌纱,岂肯放过「诛魔」的机会?但鹅峰大师毕竟是央土名僧,听说定王独孤容大力推广释教,正在营建的新都城内,东南西北四角将各修一座佛寺,延揽由旧京流亡各地的高僧,指不定这只物鹅峰便是新朝未来的红人,不敢太过无礼,耐着性子应付:「大师有所不知,这妖女是邪派七玄出身,平生杀人无算,当中更有不涉江湖的无辜百姓。便不说黑白两道江湖恩怨,大师讨保这小贱人,却要如何向枉死者的父母妻儿交代?」
蹴峰垂眉合什道:「顾大人说得对极了。却不知此姝一命,能抵多少条?杀她一人,能教诸多枉死者的父母妻儿都解恨了么?」
顾挽松早料到这老秃驴没这么好说话,冷笑道:「能杀她一百次、一千次,下官一般的杀,可惜命只有一条。大师若说一命能抵千百条,下官亦无话说,就当是这样罢。」
不料鹅峰竟点头道:「如此甚好。」
返回禅房,不多时便牵出一名睡眼惺忪的幼小男童,生得玉雪可爱,正是胤丹书与胤野的儿子。
众人不知他弄什么玄虚,鹅峰冷不防自袍底翻出一柄匕首,「噗!」
刺入男童左胸!男童连叫喊都来不及,小小的身子一阵抽搐,更不稍动。那小匕不过半截筷子长短,形如发钗,剖面如棱,说足尖锥亦不为过,小男孩被一搠至柄,眼见不能活了。
「一命既能抵千百条,就用这孩子的命来抵他母亲的罪愆,大人以为如何?」
众人都惊呆了,就算要斩草除根,这么小的孩子,多数人还是下不了手的,这老和尚……也未免太毒辣了!
顾挽松骑虎难下,面色铁青,干咳两声,上前去搭男童的腕脉,身后顿时一片交头接耳,连同来的五派人马都有些看不过眼。一人越众而出,朗声道:「顾大人!我看……算了罢?终究……终究是个孩子。唉!」
此言一出,附和的声音此起彼落。
顾挽松冷道:「邵门主,你新掌门户,有些江湖上的事不大明白。邪派妖人,连苗子都是黑的!若未根除,必成祸患。若令师尚在,又或你师兄屈大侠未死,定不会说出这般话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