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完) (2)(23 / 23)
子身后丈余处,比起其他刻意回避的僧人,已是站得最近的一个。「宣政院不预教团宗法,乃是孝明朝以来的定制。把央土僧人派到东海当住持,总制大人从没说过这样的话。」
「髡相」都说话了,众僧被当头浇了盆冰水,有的人美梦破碎,顿时激起满腔恨火,转头怒视琉璃佛子,原本热烈的气氛一霎僵冷,空旷的大殿内竟隐隐有着肃杀之感。
佛子道:「师兄,赵大人今年要告老了。致仕之后,宣政院总制一职将由僧人出任,院使的官秩改为从一品,与中书省、尚书省、御史台等并列。」
僧人出任宣政院总制,「髡相」云云将不再只是一句玩笑话。
连身为副手的两院院使都是从一品的官儿,继现任总制赵希声大人之后的新科总制,其地位只能是当今的国师了。至此太宗朝所立、避免政教相预的团院制度形同瓦解,不惟僧人将立于朝堂,教团亦受朝廷直接掌控,对这些积忍已久、郁郁不得志的青壮僧人来说,全新的时代正在眼前豁然开展。
「我不曾听闻。」
果天冷道:「你从何处得知?」
「陛下亲口告诉我的。」
佛子答得从容,仅在顿句时微露一丝诧异,淡如云拂。
「……陛下没同住持师兄说么?」
胜负很明显了。
皇上跳过京城第一寺的住持、央土教团的首脑,直接向佛子透露消息,宣政院的新总制决计不会是果天——而这一点儿也不难想象。果天和尚今日的地位,可说全来自佛子的活跃,这样的风评在平望都几乎已成共识,皇上没有道理不清楚。
果天不招人喜,正因为不识相。
「我没听陛下提起过。」
他又重复一次,仿佛说多了就能成为事实。
「镇东将军所辖,朝廷明着要收回去,只怕慕容柔不肯。陛下纵使有意,中书大人也不会贸然而行。我等出家之人,本不该插手朝廷政事,以免碍了修行。依我看,央土教团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