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开始了……(3 / 4)
“此策大善!”李叔叔鼓掌很是赞同我的意见至少李叔叔也清楚,那些个老夫子确实在政治教育这一方面的弱项,而另立学府,这样一来,李叔叔就能从容地有目的地选择教师进入该校。这样一来,既不触动那些原本官学的老夫子们的利益,同时,又能够有借口招入一批专门搞政治思想工作的教导员,使得学院成为培养正直爱国人材的地方。
李叔叔下定了决心,建立这样一所学府是可行的,更是必须的,因为对于国家和民族都有利,正当我在那唾沫横飞地鼓吹建校的好处之时,李叔叔却突然问了一句话:“渭南还有何忧患?”
让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渭南县一切尚好,没有任何忧患, 但是小婿以为,还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再扩大改革范围较好。以免出现疏漏,若如此,小婿岂不有负岳父大人之重托?”看样子李叔叔贼心不死,老想搞激进派。
“呵呵呵......”李叔叔笑了三声,挑了挑眉头:“朕交予渭南的那些官吏可用否?”
“岳父大人指派到渭南的官吏,皆是良材,他日,必为我大唐之栋梁也。”我向李叔叔拍胸膛打包票。
“唔,贤婿这些年辛苦你了,这两年来,你在渭南所做的一切,朕都看得分明,呵呵呵。对了,崔仁师此人如何?”李叔叔继续问问题。我有些纳闷,李叔叔到底要干吗?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崔大人公忠体国,国之俊材也。”
--------------------
第三天,旬假,老爷子在我跟前晃悠,问起了我关于渭南的一切事务,我自然向老爷子表态,渭南的一切,都像是一钟精密的钟表,而我,就是那个上发条的人,时不时来拧上一拧便可。
“身为主官,不见得凡事亲历亲为,孩儿放权,却不放任,另外,有监察和审计,可以从两个方向对于官吏的德行进行评估,还核查渭南县的所有帐目,如此一来,官吏想贪污,那不过是行掩耳盗铃之举罢了。”我面有得色,是的,渭南县的一切都是本公子呕心泣血而成,引入了监察和审计机制,监察又分为二部分,一部是民间监察机构,就是那些读书人和社会舆论,而另一部分,却是廉政署,廉政署有闻风查事,审核官吏费用和县务工程费用使用的责任。
但是,廉政署并没有抓捕和审案的权利,他们掌握了证据之方,上报于中央部门:御史台和大理寺......
老爷子只能冲我翘大拇指连声说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