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善水育孤院(2 / 3)
回禀,在南城相中一处院落,原本是东州城一户生意人家,因为经营重点已经逐渐转移到南方。打算举家南迁。
容毓飞亲自去看了,虽然做为育孤院,建筑格局还不太合理,但是面积够大,再加上这户人家着急动身,价格还算便宜。于是就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容毓飞亲自督人,将院子里的格局重新布置。间隔出二十间卧房,又将原来的一个会客厅,改为学堂,扩大了原来厨房地面积。
待院子收拾停当,容毓飞将容顺夫妇和小丁调了过来,给他们分别派了工。日常的事务,就由容顺打理,李明琴负责孩子地吃穿事项,小丁仍然管帐。他又向老太君要了府里几个心肠好的婆子,老太君一听这事,痛快就应下了,还多指派了两个手脚利落的丫头,两个做粗活的伙计。
一应事项准备完毕,容毓飞亲自上门,央长孙若仲给提了一块匾:“善水育孤院”,挂在院门口。
本来容毓飞还和容顺商量,这第一批孩子怎么收进来。不料牌匾挂出去没几日,门口陆陆续续开始出现襁褓。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来历,但既然送来了,必是有养育不了的理由,容顺和李明琴一商量,就收下来了。没出两日,东州城内就传开了,说是容家的大少奶奶开了个育孤院,专门收留无家可归地孩子。结果某一天,当育孤院门房的郑大爷在清晨打开院门,就见门口横躺竖卧了十多个孩子,从两岁的到十岁的,大大小小都有。
容顺仔细询问了一下,大部分是没人照顾的孤儿,就收了下来。有几个家里有父母的,容顺就着人送了回去,实是在贫困不堪的,就从帐上支几两银子送去。
这一来,育孤院门口开始络绎不绝,不断地有弃婴出现,有那穷困潦倒的父母将孩子送来,也有父母双亡的流浪儿,自己寻上门来。
没出十天时间,育孤院就再无多余的床位容纳更多的孩子了。无奈,容顺只好在门口贴一告示:育孤院名额已满。
饶是如此,仍有那实在养不起孩子地父母,硬送上门来,跪在门口,不收下就不起来。容毓飞知道后,让容顺酌情又收下几个。
自从开始筹备育孤院的事,容毓飞脸色便转缓许多,大家也能见到他的笑容了。
容毓飞确实是高兴的,一则这是善事,二则这是江月昭打算做的事。当他在为育孤院的事操劳地时候,他感觉自己是在为她做一件好事,心里便会倍感欣慰。
本来育孤院地伙食材料,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