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6 / 23)
眼就觉得陶想的妈妈是中国劳动妇女的模板,看着就像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所有传统美德,勤
劳,善良,热情,慈爱。至于陶想的爸爸,要不是手上的拐杖,和一跛一跛的走路姿势,单从那矍铄的精神状态,很难想象是经历过大
难的老人。
“爸,妈,这是我朋友,苏沫,之前和你们说过的,今年到咱家来一起过年。”
这是陶想对于苏沫的开场介绍。苏沫很配合,出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相信陶想,所以他全力合作。陶家人对苏沫很热情,因
为陶想和他们说了车祸时苏沫慷慨解囊的英雄事迹。在加上苏沫自诩的所谓人格魅力,几句话说下来,他就基本在陶家树立了良好的品
牌形象。
出于媳妇儿的自觉,虽然陶妈妈一个劲儿的说不能让客人干活,但苏沫整个下午还是没嫌着,不是帮着在院子里搓玉米,就是帮着
陶飞解答寒假作业里的疑难问题。
晚上七点,年夜饭准时开席。苏沫看着一桌子的盘盘碟碟,忽然有些激动。就好像他已经被承认了合法地位,然后理所应当的在婆
家过年。
可惜,这美好的错觉没有持续多久。
“想啊,过完年你又到了一岁,也该找媳妇儿了。”饭吃到一半,陶妈妈忽然说。
苏沫使劲往嘴里扒拉着饭,竖起的耳朵却没听见陶想的回答。
似乎陶妈妈也习惯了儿子偶尔的冷漠,转而温和的看向苏沫:“你这孩子有媳妇儿了吗?”
苏沫觉得自己似乎被米饭噎住了,借口要喝水,慌乱的奔赴厨房。
结果水刚到碗里,还没喝呢,苏沫就听见客厅炸了锅。吵着的,吼着的,摔着的……苏沫觉得头皮发麻,靠,白痴才相信陶想那厮
懂得循序渐进!
三两步跑进客厅,现场已经一片狼藉。陶妈妈搂着陶飞靠在角落,不知所措的看着陶爸爸挥舞拐杖和陶想对峙。
“我想说的就这些。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
“你、你给我滚!”
“我带他回来,是希望你们能认可他,但如果你们死活都不承认,那……”
“滚滚滚!我没你这个儿子!”
“你怎么……”
苏沫觉得嘴角有些苦涩,但他没时间理会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