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董街(2 / 5)
走进一家店,人均消费至少两千块起跳,标准的豪奢侈迷之地,市民都戏称那里为黄金路。
第三条,就是清平巷。尚海市古称临瑶,唐代建城,当年繁华的城郭早已经在战火中倒塌。据说,清平巷是唯一自那时起保存至今的古老街道,有将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老一辈的尚海人常常感叹,那里埋着尚海的根。时至今日,尚海市跃身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现代化的摩天大楼此起彼伏,竞相争艳,清平巷仍旧像一位隐居闹市的高士,带着几排墨瓦灰墙的院落,安之若素的盘踞在地价奇高的市中心。这里的铺面多以经营工艺美术品为主,瓷器玉器木器金银器等应有尽有,尤以旧货居多,就是俗称的古董街。当然也零散夹杂着几家做别的行业的,比如茶楼,比如,当铺。
清平巷是条南北向的街道,中间与三条小胡同交叉,形成“丰”字形的格局。路面约莫有五六米宽,由三块扁长的青黑色条石并肩铺就,搁在以前也就是刚好能容纳两架马车并行的宽度。
暴雨的最后一抹水气笼在高槐碧柳间尚未散去,空气里的湿意沾满铺路的青条石,带出一地亮闪闪的痕迹。墨瓦朱檐掩映在苍翠的枝叶间,恬淡悠远,沉淀着千年的时光,自成一脉风流。
此时的清平巷只有半数铺面开着门,反倒是不少地摊的摊主正急匆匆的往地上摆放铺盖,人群熙来攘往,市井气浓厚,像是午市伊始,更像是此地经年累月的繁华剪影。许慕站在巷口,头顶悬着样式古朴的店招和布旗,彷佛一脚踏进数百年前,心头忽的冒出种奇怪的恍惚感,就彷佛很久很久以前,他也曾站在过这里。
按照远近顺序,第一件货上标注的地址是清平巷十二号,四方茶楼。箱子寄自蔬果网,收件人叫做长耳公主,许慕瞥见那个名字略微有些发囧。现在的奇葩网名可真多,叫公主就算了,长耳公主难道是个很萌的名字么?
他费力的推着自己的电三轮,磕磕绊绊的行进在石板路上,一边在古旧的屋檐下寻找门牌号码,一边四处打量着长得比较像茶楼的建筑。
长耳公主本尊是位漂亮姑娘,个子不高,穿着件白色的及膝裙,两只眼睛乌溜溜的,睫毛也长,就是眼圈有点发红,不知道是不是刚刚哭过。
“您好,这是您的快递,麻烦签收。”想起钟哥的叮嘱,许慕在态度和语气上都增加了一百点的温和指数。那妹子倒是出乎意料的比他还客气,怯生生的瞄了眼茶楼二楼的窗户,“不好意思,能帮我送到二楼么?我有点恐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