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chapter.137(3 / 7)
没有人会同意让李轮再去的,想要栽培也要等李*一点。
两个儿子都靠不住,现在整个乾元殿里都是武将,一部□□上有着文臣职衔,甚至还有在想身上也有武将职衔,但是……没有一个是武后的人。如果论文治,这些人还能进的了乾元殿,但是论武事,武后虽然依旧垂帘听政,却也跟被架空了没什么两样。
李治和李贤都满意李显识时务,大唐又不是没有将领了,不需要皇子出去冒险,无论是对于李治还是李贤来说,李显缩着才能让他们温情脉脉,如果李显非要出头,李贤就要做点什么了。
为了回报李显的识时务,李治直接说道:“平叛固然重要,然拱卫京师与东都也同样重要。”
于是他老人家大手一挥,李显就变成了金吾卫上将军,守卫京师东都与皇宫,也就是说皇家在哪里,他就守卫哪里。
李显被这神来之笔给惊到了,这个时代的上将军跟后世的上将军可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每一卫的最高长官就是上将军,然而上将军不常设,哦,不仅仅是不常设,甚至就没几个是上将军的,李显记得最出名的就是他那个便宜爷爷李二凤,当初被封为天策上将。
李治的这一项任命自然是有人反对的,郝处俊一直都以直谏闻名,这一次他又站出来了:“英王天资超群,尤善工事,天皇所爱臣不敢有异,然上将军位高责重,臣还请天皇三思。”
郝处俊说话的时候李显就低头了,他不低头怕别人看出他脸上的表情——大家都以为李显不满,实际上他满意极了。
郝处俊的话表面上是在说英王殿下擅长的地方不在这里啊,天皇你三思啊,然而实际上郝处俊的意思是,天皇啊,这个官职太高了啊,你现在就给你家儿子了,以后他再立功了你想怎么封?
李显心里默默给郝处俊就点了个赞,他一点也不想当什么上将军,谁知道当了上将军是不是还要来一场玄武门之变啊,这是要坑死他啊?
结果李治似乎铁了心了干脆的说道:“金吾卫尚有大将军辅佐,英王亦通兵事,有何可虑?”
郝处俊没说话,思考了一下,然后就悟了,别说他,在场的人基本上都悟了——除了李轮。
李轮到底年纪小经历的不是很多,性格也被武后养的软了一些——不知道武后儿子的性格是不是跟她的地位有关系,她地位不够高的时候前两个儿子都比较强势,当武后的地位够高了,后两个儿子就有点绵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