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回到校园(2 / 5)
的认可是十分有必要的,哪怕是上个学期因为《奔腾年代》需要在拍摄前进行集训,文森特依旧想办法去上课,能不缺课就不缺课,现场授课和网络课程到底还是不一样。
而教授们经验丰富,早就练成了一双“火眼金睛”。例如建筑设计这种需要花大量时间累积基本功的专业,大批的人死在日复一日的前期基础课程之中,少数能够坚持到底的或许缺乏将这门专业学到极致的天赋,而最终能够成为佼佼者的更是少的可怜。
文森特从中学时代就没有停止过自学的脚步,包括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已经接受了一部分的网络预科教程。等到真正进入大学开始专业学习,和同一起跑线上的同级生相比,差距已经十分明显。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充足准备的人,菲利普兹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从前他觉得马克是一个天赋高到可怕的人,和他在一起学习生活总是避免不了被对方恐怖的学习和吸收进度吓到。
但是进入大学,有了文森特这样一个室友,他才意识到,天赋秒杀人并不可怕,更要命的是,那个人比谁都努力!
菲利普兹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努力程度的话,那么成就的大小就取决于一个人的天赋了。
有这样聪明的人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那资质不及马克和文森特的自己又有什么资格懈怠呢?
菲利普兹说的没错,爱伦莱纳德斯在暑假的最后一个月找到文森特的确是因为他上一学年的学年论文。
爱伦喜欢全身心投入建筑学的学生,但是对文森特这样一边做着演员一边学着建筑学的学生也不反感——相反,他也喜欢得很。
在爱伦莱纳德斯看来,文森特这种情况就相当修了个双学位,只不过一个拿不到文凭而已。能者多劳,既然学生有这个本事,为什么不能多做一些?年轻人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们有无数想要做的事情,既然有时间有条件,为什么不去实现呢?难道要等将来年纪大了,才来一次次地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坚持?
况且文森特将两块区域都划分得很好,当他作为一个学生的时候,爱伦挑不出学生的毛病,只想让他的文章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恨不得教给他更多的东西;当文森特作为一个演员的时候,则另有专业的电影人和观众来评判他的表现。虽然爱伦避免不了带着一层滤镜去看待文森特的电影,但是两个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已经足够说明了对方的表现。
这两者并不矛盾,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