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还是父子(1 / 8)
“这戏班子是哪儿请来的?”康熙一边听戏,一边侧头问道,胤禛想了一会儿才说道:“之前好像听福晋说过,是京城里的那个喜福班,应该还挺有名的。”
康熙点点头:“京城里有几个戏班子?”
胤禛愣了愣,过了一会儿才有些不确定的回答:“最有名的,应该有三个?喜福班是唱昆曲比较有名的,得喜班是唱梆子戏比较出名的,望春楼是唱兴化戏比较出名的,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比较小的戏班子。”
看了一眼胤禛,康熙笑了笑:“你倒是知道的不少。”
“福晋和年氏不爱出门,有什么节日或者是府里比较清闲的时候,她们就比较喜欢叫了戏班子进来,所以儿臣也听了几句。”胤禛以不变应万变,康熙再次点点头。
过一会儿,又转头问道:“这出戏,好像以前没听过?”
“是今年刚出的,叫做锦绣记,是说有个秀才,娶了个十分会做针线活儿的娘子,后来秀才上京考取功名,秀才娘子为了给相公筹路费,就精心绣了一副屏风图,卖了大价钱,后来这秀才进京考中了状元,朝中有官员赏识他,愿将女儿许配给这秀才。”
胤禛慢吞吞的说道:“汗阿玛,这戏折子上都写着呢。不过,儿臣觉得,这纯属无稽之谈。”
康熙微微挑眉,胤禛笑了一下:“这秀才若是真有才能,怎么会让自己的娘子赚钱银子供他读书呢?自己没本事养活妻小家人,枉为男人。而考中功名之后,更是抛弃槽糠,隐瞒已经成亲的事实,迎娶了闺阁千金,这已经算得上是停妻再娶了,要判重刑的,日后这秀才也绝对不可能再有前程了,戏曲的解围却是这秀才左拥右抱,实在是太不合道理了。”
旁边三阿哥撇了撇嘴:“四弟,不过是一出戏,看过就行了,那么较真做什么?”
“三哥可知道这天下看戏的人家有多少?咱们这种出身的,叫了戏班子进来唱一两场,那些没钱的百姓家,到了年节,也会凑钱请了戏班子唱一场,若是天下人都觉得,这戏剧里面说的是对的,若是哪天这戏班子唱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东西,天下人会怎么说,三哥能控制得了吗?”
胤祉愣了一下,面上就有些恼怒了:“四弟,你的意思是,让汗阿玛将这戏班子给抓了?以后天下人都不能看戏对不对?难不成天下人都是傻子,戏里面唱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
十三皱了皱眉,站起来力挺胤禛:“三哥这话说的不对,这天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