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2 / 6)
史留名,虽万古而流芳。
萧云轩感叹了一会儿,元媛也陪他伤感了一下,然后忽又道:“是了,说正经事呢,我就是怕我们收留的乌拉人有嫌疑,你却说无妨,到底是个什么道理?真的就一点妨碍也没有吗?”
萧云轩这才收了悲色,呵呵笑道:“放心吧,我岂会连这点数都没有?从五年前乌拉大败,纳尔多图震怒,却又不敢轻易再犯我大宁,因此在国内更加推行苛捐杂症,暴虐无比,以至于民不聊生,越来越多的乌拉人背井离乡四散奔逃到其他国家,仅我们大宁朝,现在的乌拉难民大概也有数十万之众,这些人有的在街上乞讨,有的就找到人家为奴为仆,或者做工维生,就如同我们收留的那些人一样。他们都是被纳兰多图逼着离开家乡的,对那个昏庸国主,有的只是愤恨,所以对咱们没有妨碍。”
“就怕这些人中混进了奸细啊。”元媛皱眉,还是觉得忧心忡忡。
萧云轩笑道:“奸细?若说奸细混进大宁朝,也肯定是有的。但是你看哪个奸细能守在乡下老老实实的种地?不说别的,就说去年咱们的地吧,我也问过苏以,真真是那六七百人,就是勉强够用而已,若不是乌拉人吃苦耐劳又身体强壮,只怕本地人未必种的下来呢,所以就可知道他们平日里必定是将时间都用在地里,如此一来,还有什么时间去负责打探消息刺探地理?除非整个归于部落都是奸细,但若是如此,玉矿的事情他们还会和咱们说吗?他们当初也不会答应让你收留,做四处流窜的乞丐岂不是比做佃户要自在得多?也方便打探消息啊。”
元媛慢慢点头,思忖着萧云轩的话,自觉也算有道理。过了一会儿,又叹气道:“只是有一条,万一他们是故意接近王府,所以才……”
不等说完,已被萧云轩笑着在面前打了个响指,听他呵呵笑道:“娘子素日聪慧,今儿怎么却钻进了牛角尖里?若他们真是想接近王府,怎会去那么偏远的庄子找你这个被冷落的小妾?还是说他们有前后眼,知道你日后会和我回王府,就算有前后眼,如今你来王府了,可也并没有带上他们一个人,他们要打探消息又怎么打探?”
元媛这才松了口气,但又忧心忡忡道:“只是,会不会有人以此大做文章,给王府按上一个通敌的罪名?”
萧云轩冷笑道:“要通敌,哪里通不得?还犯得着收留几百乌拉贫民掩护吗?更何况我们是大宁朝的亲王,是和皇家同气连声,大宁朝人人皆可通敌,唯有我们不能,萧家的子孙岂能做卖国事?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