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饼(2 / 4)
是玉雕出来的一样,在光里浸着,看上去几乎要生出那温温的光来。只是面上生了一小块胎记,倒是犹如玉有暇一般叫人扼腕。她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衣裳坐在临窗的罗汉床上,下铺了一层紫色毡毛垫子,靠背引枕则都是一式的镶蔷薇金边的樱红色织金牡丹。她就捧着一本书看着,虽然面容稚嫩,但神态静如水,目光稳如山,居然有了一种自成风景的风采。
她与沈采蘅比起来自然算不上称不上可爱或是美,但身上带着的那股儿气却是叫人不可忽视,与众不同。倒是叫裴氏想起自家丈夫私底下和自己说的那句话。
“二娘自小便喜欢读书,且一颗心摆的又正,倒是颇有光烈皇后之风。”
光烈皇后少时便极是聪慧,极好读书,不输男儿,哪怕是嫁给了太/祖皇帝,征战天下之时也常手不释卷。后来建了大越,她便力排众议的建了女学,只有一言:即便是女子,也该有读书的自由。这般的女子,叫人爱也叫人敬。沈三爷赞沈采薇有“光烈皇后之风”,乃是极高的评价。
大越女学一向兴盛,对女子的才行要求也比前朝高得多。所以当初裴氏见了沈采薇这样貌,心里面虽然惋惜但也想着只要沈采薇读书读得好了,日后必是有出路的,尤其是那一等苦读书的人家,反倒重才轻色。似沈家这般的诗书人家,三四岁的时候在家里启蒙学几个字,自家教着看几本启蒙书便成了。六岁时候就要请先生来正式教学,琴棋书画各种都要学一些,等到十岁时候就可以去考女学。接着读三年女学,等结业之后就可以依着成绩和门第等开始议亲了。
当然,这女学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上的,若是考不上,第二年还可以再努把力。若是连着两次都考不上,再拖下去结业时候年纪未免太大,为了不拖成老姑娘,就只能约定俗成的留在家里再寻先生教了,这样一来,日后议亲,读书人家怕是要有些说法——毕竟娶妻娶德、娶妻娶才。
沈采蘅一向性子娇,当下就跳了下来,跑上来拉着裴氏的手撒娇道:“娘,我等会儿就看。”她一张嘴就跟抹了蜜似的,笑嘻嘻的道,“茯苓饼真好吃,怎么做的啊?”
裴氏自然是不知道怎么做的,闻言便抬头看了看边上伺候的夏莲。
夏莲急忙答话道:“这倒不是稀罕的东西,只是太太昨日里忽然想起来,吩咐厨子做了。没想到倒是叫小姐喜欢上了。”她笑了笑,倒也不因为沈采蘅年纪小听不明白,反倒是认认真真的说道,“是用七成白粳米,三成白糯米,再加三成茯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