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眼睛(2 / 4)
光线要比雨林里还充足些,我们走上石板道,便沐浴在了阳光下,这种温暖的感觉,对于在潮湿的雨林里行走数天的众人来说,实在是一种享受。
我们顺着石板道往前走,石板表面经过不知多少年的日晒雨淋,显得十分粗糙,龟裂的地方顽强的钻出许多植物,植物的根茎又将石板慢慢顶起来,因此原本的石道已经完全被破坏,只剩下曾经的轮廓。
石道尽头的围墙位置,布满了很多巨石。
这些巨石成规整的长方体,最小的也有两米长,宽一米左右,巨石仿佛经历过巨大的撞击,无规则的垮塌在一起,我想起传说中关于修建城池只能自己动手的说法,现在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要完成这么多巨石的加工,肯定要付出非常多的人力。
经过千年的风雨洗礼,这里早已一无所有,除了形状各异的巨石,残埂断壁,便是绿色的植被,这座传说中的魔鬼城曾经究竟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已经完全无法看出来了,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它的规模非常大,并且曾经非常强盛,否则绝对无法构建这样一座耗料巨大的城池。
如果撇开传说,那么这个城池的‘脸’,究竟是什么来历?它与我们所要寻找的帕本尔墨又有没有联系?
对于这里,杨博士比我们所有人都更感兴趣,作为一位考古学家,即便这里只剩下石头,她依旧能看出很多东西,我们的目标是笔直向前,但她会时而左时而右,对着一块石头都能丈量半天,简直是舍不得走,我不得不承认,她专注的模样很迷人。
不一会儿,杨博士的身影又闪入了一堆巨石后面。
这堆石头比较奇怪,是圆柱形,乍一看可能以为是石柱的遗迹,但只需稍微一想便能发现,这些石柱有问题,因为石柱的作用是支撑,一般是对称两列,但这里的石柱却毫无规律的挨挤在一起,有点儿像古代的梅花桩,最为奇特的是,它们至今都保存着竖直的形态,在城墙都垮塌的情况下,它们却并没有倒下。
这种情况显然很奇特,无怪杨博士会钻进石柱阵里,可惜我对考古没什么兴趣,它们在我眼里就是一堆巨大的石柱而已,→¤炫·$·书·¤·网←杨博士进去后,我们并没有等她,她是个有分寸的人,不会耽误太久,自己就会赶上队伍,但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我回头看时,却发现这一次杨博士没有及时跟上来,为了防止掉队,我说道:“缓一缓,咱们等等她,反正咱们也走了这么久了。”
这倒是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