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号,说的就是蔡文卓,他现在坐在仅靠后方。 (4)(13 / 26)
对于贪官,贾恢是不会放过的!
御书房中,王旭陷入了沉思。
王旭现在有点犹豫,他也很想把文卿给办了。
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对的。
其实王旭心里有自己的打算,他并不是不想将文卿给办了,而是舍不得!
为什么说舍不得呢?
几个皇子一天天长大,而他也一天天老去,再过两三年。就三十岁了,这也就是说,他的儿子们即将继承王位。
当然,这是后话。但是这时不得不提起。
试想一下,皇子们登基应该是三十年后了,那是后王旭已经差不多六十岁,而天下应该也平定了,那时候新皇登基,缺少什么?
缺少威望!
王旭文治武功。平定天下,铸造出了很多超越时代的科技,依然是威极天下,可是新皇呢?那时候已经没有了反贼让他去剿,那也就是说新皇没有建立威望的机会。
到那时侯,惩治贪官是最好的立威之法。
如果新皇一登基,立刻jiou办理了文卿,那肯定是威望高涨,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诚服啊,那时候为了建立国家,肯定也是资金欠缺,如果抄了文卿的家,也会得到大量的钱财,这对于圣朝来说,真可谓是雪中送炭。
正是因为以上亮点,所以,王旭很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把文卿给办了。
不得不承认,文卿敛财是好手,连科举都产于了,都要大捞一把。
.........
三日后,贾恢再次来到御书房。
“陛下,两年一度的科举又到了,韩大人专注与文渊阁著书,无法参与,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贾恢道。
王旭想了想,说道:“就派文卿去,他以前当过科考学政,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闻言,贾恢一万个反对:“陛下,此事是万万不可啊。”
“上一次的科考,我们已经丢失了很多人才了,河西郡、古西郡很多地方的县级官员都没有真才实学,这一次如果还让文卿插手,那不是更严重了么?”
“你不是正想抓住文卿的把柄吗?这一次我就任命你为监察使,专门负责检查科举有无营私舞弊的现象,如此,你正可监督文卿,一旦抓住他的把柄,朕一定严办。”
王旭缓缓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