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朝堂纷争(2 / 4)
一搞,朝臣都眼巴巴的看向朱见深。
朱见深黑着脸道:“刘吉,你认为朕此举也是荒谬之举么?”
被江湖人冠以刘棉花诨号的刘吉算是三位阁老中最为贪婪的一个,收了三千两白银,这位阁老的想法却是不偏不倚。
他装作没有听见:“陛下,老臣年迈体衰,耳朵不是很灵光了,不知陛下方才所说为何?”
后方几个小官员差点没笑出来,这刘棉花也真会找借口,就不怕皇帝觉得你老了没用了让你致仕?
当然,皇帝没有让刘棉花致仕,常年不理朝政,朱见深甚至不知道让刘棉花致仕之后他还能用什么人来当这个内阁大学士。
“刘珝,你说。”朱见深语气突然变得平静,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皇帝忍耐到一个极限了。
刘珝眯着眼睛道:“臣不敢说。”
“大朝会,有什么不敢说的,当说就说,朕恕你无罪。”朱见深难得大方一回。
刘珝淡淡道:“老臣赞同李大人的说法,东宫太子乃我大明储君,不可轻言废立之事。当今太子仁厚,举国皆知,不知陛下从何处得知太子失德?老臣倒是以为,在陛下耳边说这种是非之人,才是居心叵测之辈,当诛九族!”
朱见深猛然一巴掌拍在龙椅上:“你给我闭嘴。”
习惯了称孤道寡之后,突然之间连我字都冒出来了,足见朱见深已经恼怒到了一定程度。下面的人没几个知道皇帝的想法,知道皇帝想法的梁芳在这偌大的朝堂上又没有说话的份。
“臣以为,太子失德,便是大事,陛下所言甚是有理,臣恭请陛下改立兴王。”马上就有‘识趣’的臣子冒出来了。
这个站出来说话的人不是别人,却是在朝中鲜少说话的兵部尚书张鹏。年纪已经到了六十五岁的张鹏老大人算是风评很不错的一个尚书了,只不过在朝中根本没他说话的份,所以张老尚书也跟其他尚书一样,成了泥塑的尚书。
他为人刚直,一向敢为人先,他站出来跟风说话,这让很多人都感到不解。
按理来说,如果站出来的附和的是刘吉刘棉花,其他人不会有任何想法,这位本来就是擅于揣测君心之辈。然而站出来的却是一向都有刚直之名的兵部尚书张鹏,不免让人大跌眼镜。
朱见深露出一个讳莫如深的微笑,连连点头:“看来还是张爱卿明白事理,诸位可还有附议者?”
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