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总兵人选(3 / 4)
为兵部尚书之时,刘大夏便是得力臂膀。九边重地兵事,刘大夏也十分清楚。”
邱濬完,刘健竟然没有反驳,这时候王恕和马文升才恍然大悟,感情这位侯爷推荐的人,还真是十分合适去延绥当总兵的人选。
朱佑樘头,又看向刘健:“刘师傅可有什么意见?”
刘健笑道:“老臣无异议,本来老臣是决定让刘大夏去广东上任的,不过既然几位大人都觉得刘大夏适合延绥总兵一职,这广东右布政使,估计得另选贤能了。”
“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那就拟旨召刘大夏回京述职,不日赶赴延绥镇。”朱佑樘从善如流,很痛快的答应了。
又商讨了一下其他的国事之后,其他人都忙自己的去了,唯有张儒留了下来。
朱佑樘见张儒一脸疲惫之色,忍不住劝道:“文轩,别太折磨自己了,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休息。”
张儒摇头苦笑:“陛下,不是臣不想休息,而是大明的现状,容不得臣休息。开海禁一事在朝堂上依然纷争不,陛下这么躲下去也不是个事,而且天津那边的阻力马上就会出现,到时候,还有咱们忙活的时候。”
朱佑樘叹了口气道:“你这是在折磨自己啊!”
张儒无所谓的道:“陛下不是一样,每天批阅奏折都是要弄到深更半夜。到底,咱们都是苦命人,没办法!”
朱佑樘哑然失笑,良久,问道:“你就没想过再找?”
张儒脸色微变,淡淡道:“陛下见谅,臣不想谈论这个问题。”
朱佑樘有些失望的搓了搓手,然后故作轻松道:“好,那你你想谈什么问题。”
张儒道:“陛下能否让马文升之子马璁去延绥当个副总兵?”
副总兵的官职也不低,根本不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够得到的,这一,朱佑樘不觉得张儒不知道。可是他明明知道这一,却偏偏提出这个意见,用意何在?
朱佑樘皱眉道:“朕需要一个理由。”
张儒道:“第一,马璁是咱们自己人,海禁一开,九边边军是迟早要动的,能够安插一些咱们自己的人进去,现在尽量安插进去。第二,刘大夏为人正直,做事勤恳,但是他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那就是有时候做事太过迂腐,这样的人身边,最好是能够安排一个灵活一些的人,否则,延绥兵事,步履维艰。第三,马璁是马文升的儿子,马文升的能力很强,他们父子可以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