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三人聚(2 / 3)
你那么多了。反正侯爷胸有大志,咱们这些老头子未必能够在今后帮助侯爷些什么。有那帮有冲劲的年轻人,侯爷定能早日达成目标。”
表面上听,这话好像是在安慰,可实际上这话却是充满了讽刺。
这些文人说话的水平可比一般人要高了不止一星半点,用马同袍的话来说便是,这高手,得有三层楼高。
张儒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眼睛一闭打算破罐子破摔。
王恕突然道:“宾之没必要这么逼他,他想说边说,不想说的话,再怎么逼迫也是枉然。在他心里要是落个不好的印象,宾之你家里人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这小心眼的小子指不定怎么为难你呢!”
以为王恕要帮自己说话,所以张儒才在关键时刻闭嘴。没想到王恕也是个老狐狸,非但没帮他说话,反而夹枪带棒的将他又讽刺了一番。
张儒苦笑道:“好好好好,我说,我什么都说。反正不管你们相不相信,我希望接下来说的话,只有你们两个知道。
本来,还有一个人是有资格知道的,但是这个人已经走了,他走的时候把家人全部托付给了我,这些话,怕是只有等到我死了之后才能亲口告诉他了。”
王恕不悦道:“磨磨唧唧的,有什么话赶紧说,我们的时间可是很金贵的。”
张儒打开了话匣子:“其实我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说时代,可能二位都不太了解,也就是说我不是成化年间的人。
以前我是一个胸无大志的青年,不懂武功,不思进取。而那个时候的我,生活在几百年之后的共和国。”
李东阳和王恕就像两个好奇宝宝一样抻着脖子,不等张儒继续说下去,王恕听到了不懂的名词马上发问:“什么共和国?什么几百年之后?”
张儒解释道:“共和国是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度,人人平等,律法第一。几百年之后,就是我生活的时代。”
“等等,等等,嘶...你说的这些我真的听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王恕不厌其烦的问。
李东阳脸色凝重,沉吟半晌问道:“你是说你根本就不是大明的人?你来自几百年之后?那你可知大明国祚延绵几许?”
张儒道:“我来自五六百年之后,大明的国祚在我那个时候的历史书上,只能到一百多年之后,整个大明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之后关外的鞑子会入关,整个中原生灵涂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