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如此知己 无心插柳(2 / 5)
的病又重了几分……如今外面传言纷纷,自己连门都不敢出,原以为杨十六娘上门来会有要紧的事,到如今却依然是一句正话没有,难不成又是送份礼说篇闲话就告辞?
杨十六娘见琉璃收下了银盒,笑得顿时更是愉悦,“大娘哪里话,你这样的品格谁能不爱?那崔家的岑娘,最是性子清冷不爱交际的人,与大娘不也是一见如故?还有冷娘、离落,那般的才女,见了大娘也是心折呢”
琉璃后脑上一滴冷汗滑落,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杨十六娘笑了笑,转了话题,“大娘平日似也不爱出门,不知在家却喜欢做些什么?”
琉璃松了口气,笑了起来,“也不过是写写画画而已。”
杨十六娘感兴趣的挑起了眉头,“早便听闻大娘画得一手好丹青,不知可否容我拜赏一二?”
琉璃忙站了起来,“这有何不可,都在书房里挂着,十六娘莫嫌拙作粗劣便好。”
杨十六娘回头便吩咐两个婢女,“你们粗手笨脚的,莫弄坏了大娘书房里的字画,便在这屋里等着吧。”
琉璃心里一动,看了阿燕几个一眼,“你们去让厨下做两份荷叶饮,做好了再拿过来。”自己领着杨十六娘穿过东次间,到了最里面的书房。
书房里,琉璃最满意的几幅画都已装裱好挂在了墙上,东墙上是一幅裴行俭像,并无背景,身形衣褶也都是简笔线条勾勒,唯有面孔却借鉴了明代“墨骨”画法,用浓淡墨色染出立体阴影,再赋色烘托。此外还有一副花鸟图,一副墨竹图,最显眼的却是西墙上的那幅工笔重彩牡丹图,琉璃用浓曙红色一层层渲染出的大红牡丹,浓丽得令人移不开眼,空白处还有裴行俭题的两句诗:“昨夜经风雨,今晨带露开”。
琉璃一眼瞟到这诗,顿时心虚起来,忙偷眼去看杨十六娘,却见她只呆呆的看着裴行俭像,满脸的诧异,不由松了口气:此时的人物肖像画,线条流利,神气生动,却实在谈不上和本人有多像,更别说画出面孔的立体感来,这幅人像画出来,裴行俭都称奇了半日,更别说外人……
杨十六娘呆了好半晌,这才回过神来,忙拉着琉璃问这人像如何能画得如此逼真,琉璃只得拣她能听懂的话,把绘制的技巧尽量简单的说了一遍,又笑着补充道,“其实这般画法在西州那边并不少见,只是在长安大约难得见到些。”
杨十六娘点头感叹不已,“我竟再没见过这样的画像,进门便像看见裴明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