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娘亲戚(5 / 7)
真是说做就做的实战派。答应的事就不能反悔,潘小园也只好跟着忙活起来。
别人家出嫁的新嫁娘,都是呆头呆脑坐在闺房里,木偶似的等人打扮穿衣服;她倒好,不得不亲力亲为,衣箱里翻腾翻腾,找出一件最华丽的青衫长裙——这年头婚礼上“红男绿女”,新娘一袭青衣,她倒喜欢——衬皮肤白。
衣裳检查一遍,抖落抖落灰,仔细穿在身上;珠宝首饰没一件正式的,还是管方金芝借了件镶珍珠金丝团冠儿,一边试戴,一边吩咐门外的炊事兵:“——杂粮粥里放点糖!豆腐干别忘了淋麻油!——酒要节省着用,悄悄掺两成水,大多数人喝不出来!”
在自己的婚礼上张罗假酒,洪荒上下五千年,也只有她潘六一个奇葩了。
然后是拟定宾客名单。她手头倒是有现成的联军首脑花名册,讨几张白净宣纸,叫几个会写字的兄弟,遣词造句,“请柬”写了十几张,就觉得手酸;看看外面日头,来不及;干脆不写。
巡城几声锣响,派几个大嗓门,消息就立刻传遍了军营各地。大家也都知道这战地婚礼,象征意义多于实质,因此安排好防务,其余人就当赴个酒席,嘻嘻哈哈的来了。
本来宋时婚仪十分繁琐,“亲迎”这个环节更是铺张热闹。譬如得事先将新人的卧房布置完毕,嫁妆堆进去,若是嫁妆丰厚,还得派专人看守,免得丢了;譬如迎亲队伍须得浩浩荡荡,最好是鼓乐喧天,拥到女方家门口一催再催,免不得给散不少“利市”红包,再过五关斩六将,方能把人家的宝贝闺女“抢“出来;譬如新娘进门之时,撒谷豆、跨马鞍、坐虚帐、拜家庙,最后才是新人交拜,撒帐合髻交杯酒,才算完满。
据少数有经验的好汉叙述,到了此时,通常人已经脱了三层皮了,哪有力气洞房,只想倒头就睡。
而此时“事急从权”,各样环节能省则省。武松还半认真的提议以后补上,让潘小园十分大方地拒绝了:“不想脱层皮。”
地点就选在幽州府衙,算是城内唯一一处还算完整的大型厅堂。桌椅板凳眼见不够数,从附近佛寺道观里借来一个个蒲团,上面抹点胭脂,就算是客座了。
至于红纸红蜡烛之类的物品,一片废墟里哪儿去找;好容易让董蜈蚣找到个以前开婚仪铺子的百姓,说是铺面已经被烧没了一半,但家里库房中还存着些儿。
赶紧提出花钱买。没想到那掌柜的一听是潘六娘成亲,脖子一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