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部分(1 / 6)
筹。”
他好似在感慨,赵子谦却听清楚了,有些疑惑地问道:“大人说的是那位已经告老还乡的孙先生?”
听说他如今就在孙家的族学里授课……赵子谦也没听人说,他之前多有名望。
他不明白傅绍堂这话是什么意思,傅绍堂却不愿多说,放下车帘直接吩咐车夫赶车。
赵子谦知道他身为吏部尚书,必定公务繁忙,能停下来跟他说两句话,就已经很不错了,也不敢有半句怨言,反倒是因为跟傅绍堂攀谈了几句,心里有些雀跃。
外头都传傅尚书不近人情,向来不把他们这些年轻一辈的学子放在眼中……现在看来,也并非如此。
赵子谦目送傅绍堂的马车离开,心情愉悦地朝杨宁走了过去,“表妹。”
杨宁抬起头,状似无意地问:“你刚刚跟傅大人说了什么?”
赵子谦腼腆地笑了一下,说:“就过去跟他打了声招呼,也没说什么。”
杨宁眼神有些复杂,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傅绍堂尚且可以做到这样,对她却一直都是那副生人勿进的模样……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她是杨家的人,他才对自己爱理不理?
杨宁心中泛起了酸涩,赵子谦并没察觉出她的异样,含笑道:“是了表妹,你跟着姑父见多识广,可知道国子监的孙学正?”
杨宁摇头,她现在满脑子都是傅绍堂那厌恶的眼神,哪里想的起什么学正,“我有些累了。想回府歇息了。”
赵子谦略感失望,原来连表妹也不知道,看来得回去问问父亲才行了,他露出明媚的笑容:“好。”
马车内,淮安一脸困惑地问傅绍堂:“二爷方才为何要提点赵家公子?您难道忘了,他是杨阁老的表侄……”
他中了进士对二爷并没有什么好处,相反还会带来麻烦。
傅绍堂摩挲着手中的白玉扳指,笑了笑道:“他父亲赵沿多年前曾帮过我,今日权当是还他一个人情。”
赵子谦的父亲是大理寺的人,二爷又说是多年前……淮安一下就联想到多年前的贪墨案,二爷被人诬陷入狱的事来。
“您是说,当时在狱中帮您的人是赵沿?”
傅绍堂摇摇头,“他只是没有落井下石。”
那样的情况下,没有落井下石就是最好的帮助了。
淮安了然,“不过我看那赵公子未必能懂二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