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小财大用(2 / 3)
虽然很同情曾氏,可是爱莫能助。只能经常陪她说说话。这会子晴听见又闹起来了,也没出去,仍旧回房和子福、子禄清理剩下的铜板,加上昨天子福卖掉的二百来副对联的钱,大哥一百一百地数出来,子晴用线绳穿好,居然有二十六串,刨去买种子的钱,这次卖对联居然挣了七两多银子,当子晴把钱都交给沈氏时,沈氏居然哭了。沈氏一哭,子福、子禄和子晴的眼睛也红了,子晴正不知如何劝慰沈氏,这时曾瑞祥进来了。
“怎么了这是,发生什么事了?”曾瑞祥一看四个人对着流泪,便慌了。
“没什么,我高兴的,孩子们真的都很懂事,我很欣慰,他爹,你猜孩子们这一次挣了多少钱?”沈氏擦了眼泪含笑问道。
“多少?有五两吧。”
“他爹,足足有七两六,孩子们还把开春的菜种买回来了。他爹,有这七两多银子,咱家能把房子盖出来吗?省的孩子们住木屋,就算过年了天还是很冷的。”
父亲沉吟了一会,说:“要盖大的六间房估计差点,四间房子还差不多,你让我好好想想,看怎么能先盖几间,以后再加盖。”
子晴一听,想到了自己的梦想,北方的四合院,先把厢房盖好,不就可以了吗?可这又没法开口,只好把主意打到子福那。“大哥,写对联那天不是翻了你屋里那本什么风俗杂记,里面不是什么都有吗?你去看看有没有各地住房的,挑一个适合的。”
等晚间吃完饭子福还在那抱着书本研究,子晴凑过去,看子福正翻到本朝的京都,原来这朝代叫风朝,首都叫上京,其实看建筑就是北方的四合院,不知道历史在哪里拐弯了。
子福果然没有辜负子晴的心愿,拿着书找曾瑞祥探讨去了,子晴跟过去,正好全家都在,子福把他的想法说了一遍,“爹,娘,咱家人多,就算咱家盖现在住的这种六间房房子,咱家将来也住不下。我看这种四合院挺好,有正房,有厢房,还有倒座,最适合咱家这样人多的。咱先盖厢房,将来有钱再慢慢盖全,这样左右厢房都可以住人,也能可以做灶房,还有倒座可以做库房。”
曾瑞祥说他曾经去过北方,住过这样的房子,觉得采光比现在住的房子好,只是这边还没人这样盖,怕别人说闲话,他这几天好好琢磨琢磨。
越临近年底,大人们越忙乎。老爷子和田氏带着曾瑞庆和夏玉、秋玉忙着置办年货,周氏和沈氏忙着打扫屋子,收拾器皿,盘点年后待客的吃食,以及准备大年初一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