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拜年(2 / 3)
个表姐都出嫁了,说是要下午才能到。还没待片刻,沈氏带着他们从后门出去,就到了大舅沈建山家,又是一番彼此问候,刚泡上茶水,拿出各色小糕点,大舅娘许氏就忙着叫大表嫂岳氏张罗中饭,沈建山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除最小的儿子外都已成亲,大儿子沈大福在安州府开了个小小的糕点铺子,带着妻子岳氏和四个孩子在那安了家,二儿子沈小福在安州府做了一名衙役,妻子刚生了个儿子,三儿子沈万福刚成亲,在家种地,真是好大一家人,比曾家人数还多,亏得这会都出去拜年了,沈建山说平常日子也就老三、老四在家,过年了就都给叫回来了团聚团聚。
吃饭时许氏把何氏那边三人一块叫过来了。饭后,一大家人围着火堆叙叙话,何氏和沈氏带着子喜回房间,赵氏也张罗回去准备晚饭,估计两个女儿和女婿也该过来了。
子晴只知道古代的时辰是用什么子丑寅卯划分的,再往后就不会背了,所以具体对应现在的几点她还是分不清楚,也懒得去分。只是会大概看看天色,诚如此时,估计还不到三点,这过年串亲戚还是好,除了吃就是喝。
晚饭是在赵氏这边吃的,曾瑞祥在晚饭前赶了过来,赵氏的两个女儿携夫带子也都回来了,沈建山一家也过来了,饭菜摆了两桌,何氏、沈建山夫妻、沈建水夫妻、曾瑞祥和沈氏、沈建水的两个女婿一桌,沈建山的两个儿媳和小孩们一桌,很是热闹,曾瑞祥不胜酒力,早早要下桌,正和两个侄女婿僵持着,沈建仁一大家都进门了,何氏喜得合不上嘴,又重整一桌酒席,期间的觥筹交错不必细说,好在大家体谅曾瑞祥的酒量,又知道要赶回家去还有段山路,也没有苦劝。
等子晴一家在回家的路上时,太阳都快落山了,本来沈建仁说要用驴车送,曾瑞祥婉谢了,驴车不能走小路山路,只能绕道安州府,拐一个大圈还不如小路回家快。不过因为有曾瑞祥,行程比来时快多了,子寿基本不用走,子晴沉浸在兴奋中,没觉得多累,这一趟拜年何氏给了每人五个铜板,许氏和赵氏分别是两枚,后来萧氏又偷偷给了每人五枚。子晴决定回头把子禄和子寿的都要来买小鸡仔去,子福要上学,还是自己留着急用吧。
回到家天已擦黑,春玉一大家都过来了,后房曾氏的小女儿一家四口也在,这么多人子晴真发愁怎么挤,真希望自己一家可以早点搬走。
子晴看着田氏在夏玉和秋玉的房间用两条长凳几块木板搭了一个简易床,铺上厚厚的稻草,让春玉带着她两女儿住,又在原本子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