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投壶问路(3 / 4)
翻过壶底,看着刻着的“王尊”两字,方承恪突然说道:“就这两个字,够写一篇论文了。”
“方教授,这两个字有什么讲究?”唐易接口问道,当时,秦伯毓因为时间匆忙,并未提及这两个字,而老爸更断不出这两个字的来历,对这只瓷壶,唐易最大的疑问就这两个字了。
“东汉青瓷底部刻字,是一个关键的特征,一般都是两三个字。但是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说是工匠的名字,有人说是定制者的名字,但是,奇就奇在,刻在器物底部的字,一般都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比如‘王尊’这两个字,哪像个普通人的名字?”一谈及专业,方承恪立即滔滔不绝起来。
“会不会是器物的级别?比如这件越窑青瓷,如此顶级的工艺,这在当年,一般人哪能用这么好的东西?”唐易就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方承恪的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双眼向上越过老花镜片,盯着唐易说道:“你和老朽想到一起去了。只不过,目前能收集到的器物太少,所以不能妄下定论。”
“这只瓷壶我就是来送给您的,在我手里糟蹋了。”唐易心想,今天说话间出现了这么多顺坡,自己之前费劲想了许多搭话的方式,居然全没用上。
“送给我?”方承恪一把摘下了眼镜,如同盯着一个外星人。而秦伯毓也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只壶虽说不是什么顶级的珍玩宝器,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也算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唐易,你知道这壶价值几何?”方承恪轻轻放下瓷壶,正色问道。
“市场价值,能有几十万吧。”唐易小心答道。
“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方承恪突然一按沙发,站起身来,回头严肃地对秦伯毓说道,“文物界这潭水都被你们这些古玩商给搅混了!”
“哎,老夫子,你别借机打击报复啊,上大学的时候,你不是也偷偷卖过一块玉佩吗?”秦伯毓并不气恼,反而提起陈年旧事,直戳要害。
“我当时穷得快没饭吃了。再说了,那是块普通的民间佩玉,和这种文物能相提并论吗?”方承恪突然转过身来,正色对唐易说道:“唐易,这只壶我不能收,如果你真想给文物研究做点儿贡献,我建议你捐给古代史研究所。”
唐易也慌忙站起身来,“方教授,这事儿我听您的,捐给研究所我当然没意见。我今天来主要不是因为这只壶,确实是因为毕业论文的事儿,壶只是附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