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珠山八友(2 / 3)
图案和纹饰形态,却得以充分发挥。
珠山八友一开始也不叫珠山八友,这些流落民间的制瓷高手,组成了一个“月圆会”。本质上,这是一个画家群体,风格上追求扬州八怪,珠山八友的名字或多或少也和这个有关。
所以,他们在瓷器上的成就,主要是绘画上的创新。比如人物肖像,以前没有过。比如将泼墨的技法运用到瓷板画上,效果也很好。
其中,刘雨岑独创了“水点”技法。这个技法,后来运用到了“水点桃花”的毛瓷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珠山八友出现之前,不管是官窑民窑,都没有画派这个说法。但是他们出现之后,导致了一个类似画派的现象出现。在唐易看来,这个群体的最大吸引力,正在于此。
“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唐易顺口吟了一首王大凡写的诗。
怀特听不太明白,不过还是连连点头。
到了这儿,基本上就把瓷器展品看完了。唐易也不准备继续再看了,明天上午,东京史料馆就要宣布捐赠三羊圆尊的事儿了。
临走之前,怀特又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见到了一件瓷器,连连点头道,“这件,比我收藏的那件要漂亮!”
唐易瞥了一眼,怀特说的瓷器,是一只温盘。虽然是清代中晚期的东西,却放在了民国展品之后。
这个盘子上面是青花纹饰,比较简洁,盘子很厚,中间是空的,两边各有一个突起的小口。
这两个小口,是往里灌热水用的,所以叫温盘。
这个展品没被放在清代官窑瓷器里,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种盘子,华夏人一般不用,是外销瓷,专门卖到外国的,主要市场是欧洲。
西餐里,有奶油浓汤,但是这奶油如果凉了,那就会结块,结果华夏人发明了温盘,解决了吃西餐的这个问题。如果打个粗糙的比喻,现在我们去撸串,桌上摆个小炭槽,一个道理。
随后,唐易便向秦老和怀特告辞了。表示明天下午或者晚上就会提前走,去港岛有点儿事儿。
当着怀特的面儿,秦老也没多问,只是说了一句,“那回国再说吧!”
唐易随后在展厅里,尽量找了找认识的熟人,都一一打了招呼告别。
离开东京史料馆,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