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床的问题 修改(2 / 10)
常听说东北人把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也跟所有母亲一样,皆是望子成龙,康聿的娘听说上海的教育很先进,机会也多,为了这根他们家的独苗苗成才,托了很多关系,也花了很多钱,才把他弄到上海来读书,自己则还留在东北。
康聿在上海有个做生意的舅舅,他刚来上海,还没找到可以转学的学校前,就寄居在这个舅舅家,可这舅舅也不是什么好人,收了钱,收了礼,却一点都不顾外甥和舅舅这层关系,说是寄居,在我看来,康聿更像童工。
他舅舅有间杂货铺,康聿每天放学和休息的时候,都要去帮忙,因为包吃包住,工钱自然没有。
不过康聿很聪明,在进货的时候,会和供货店家打好关系,赚回扣,那家供货的店家是个孤寡老头,非常喜欢康聿,平常进货的时候都会塞点东西给他,长此以往,康聿觉得一样当童工,还不如当老头家的来得实在。
于是,康聿在和他娘商量后,弃暗投明,转会了。
这就是所谓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没爹的孩子早成顶梁柱的意思吧。
怪不得这家伙那么成熟咧。
那个老人,后来我才知道姓沈,康聿叫他沈伯伯,按照上海话来说,沈伯伯就是老肖客,即时髦会享受,受过高等教育,手里有点钱的上海老人,据说沈伯伯年轻的时候还在美国留过学,见识颇广,朋友也多,至于为什么还是孤寡老人一个,主要是太花心,女人不停的换,到最后变黄花菜了,也就一个人过了,喝过洋墨水的人就是不一样,思想太开放,康聿这么会追女孩子,对男女的事情又这么了解,全是沈伯伯教得,完全没顾忌康聿还没成年,也不怕残害祖国未来花朵的说。
哎,反正我已经上钩了,这已经都不重要了。
话说,沈伯伯对康聿真是好的没话说,同样包吃包住,每个月还给康聿100元的零花钱,现在听听好像少得可怜,可对我们80后的初中生来说,那可是一笔大数目。
因为沈伯伯的思想开放,我和康聿在他老人家面前,不需要藏头缩尾的,他老人家还开心的很,初二暑假的时候,我第一次跟康聿去他家,沈伯伯就兴奋的说,“小聿,长进了,带媳妇回来了?”
我是从头到脚遍地红,差点没脑充血晕过去。
康聿则回答,“嗯,媳妇儿,脸皮特薄,您别逗她,跑了,我跟您急!”
沈伯伯听了,笑得就像个弥勒佛,“好,好,上楼玩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