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连锁反应(二)(6 / 7)
。
以前市里开会时,宗教局只能坐在后排的角落里,现在,一开会,领导就问,宗教局来了吗?坐到前排中间来。
对于领导们为何对杨翩跹如此看重,兴阳官场私下里有一种解读是:她的举动扩大了兴阳的知名度,带动了兴阳经济的发展。
另外,外界舆论的评价让领导们很受用。
这种评价的主要观点是:虽然警察局错了,宗教局及时干预,这体现了兴阳良好的行政生态,具有自我纠错机制,体现了兴阳市强有力的领导力。
这种解读是否准确,不得而知。但接下来发生的事,为领导重视杨翩跹找到了充分的依据。
兴阳宗教界为感谢宗教局,联合出资,买了5台大客车给宗教局。市局一台,下面六个区,2区合用一台,另外一台给青林县宗教局。
实际上,除了市局没有通勤车,员工蹭农业局的车外,其他区县都不缺车。
作为政府机关,接受捐赠实在不妥。但是,车已经买了,人家是实心实意地送,寺院、道观等宗教场所又不差钱儿,况且,送到嘴边的肥肉不吃,实在不符合杨翩跹的风格。
她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
这个主意,再一次证明了所谓女人胸大没脑这种说法的荒谬性。
不过,这次,她不想象对付警察局那样,剑走偏锋,而是采取堂堂正正的方式。
她既要解决宗教局的通勤车问题,又要让领导高兴,还要给教育局送个大大的人情。
于是,她求见陈陈议长和韩市长汇报工作。
此时,她风头正劲,自然如愿。
她跟两位领导说,自己有个想法,不敢擅自做主,现在请领导给把关。
陈长江心道:你到警察局踢场子时,怎么不事先请我们给你把关?这回不知道这魔头又打什么主意,可要多加小心,别让她给算计了。
但很快,他就感到自己格局太小,为错怪杨翩跹感到惭愧。
因为杨翩跹的想法是:请求议长和市长,由市财政给宗教局解决一台通勤车,把5台大客车换成20台校车,以宗教界的名义,捐赠给偏远乡镇的学校。
用一台通勤车,换回20台校车,不仅经济上合算,更主要的是,有了这20台校车,整个兴阳的校车配置率就达到100%了,提前一年,完成市政府年初承诺的工作目标。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