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始(3 / 5)
。刚进圈子那会儿,张哲辉给老杨白干了一年,一年后出师,除了理论上的知识见涨之外,在分辨物什真假上,还得靠他自己。
张哲辉正行走间,见角落里,有个人猫着身子,蹲在墙角下。是一个老头,穿着简朴,衣服上还打了两补丁,一看就是乡下人。他身前摆了一个布子,布子上放了一个碗。
那古色的碗,裂缝斑斑,像是一触摸就要裂开似的,碗口还有个豁子。
四九城的古玩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张哲辉在这一条街,混迹了三年。几乎这里所有的小贩子和店主,他都认识。
这个老头没见过,从装扮上来看,应该是乡下老头子,脸上挂着愁云。张哲辉快步走了上来,眼睛盯着那碗,细细端详了片刻。总感觉有些眼熟,好像他师父货柜里边也有像这样同样的一个碗,师父那个没缺口而已。“老板,这货能上手不?”
他想看看碗,一般小贩子地摊上的物件都可以随便看,不用问的。九成都是假货,真摔坏了也不用他赔多少钱,大家都认识,也不好坑熟人。
真货,可不敢随便碰,磕坏了一角都赔不起。
老头姓陈。
见有顾客上门,老陈双眼放光,随口道。“你随便看吧老板,别给我弄坏了就成。”
有门。
听老陈口音,像河北那边的人。张哲辉的师父老杨就是河北的,他对河北口音在熟悉不过了。河北出土文物颇多,每年捡漏的人,十有**,都是从河北乡下人手里买来的货。
这碗是真碗,师父那里也有一个,他没少看。质地,光泽,釉色都差不多,甚至连碗里边裂纹的纹路几乎都一样。“真货是真货,就是前朝的东西值不了多少钱,而且还有个豁口。”
“哎!”
张哲辉故作可惜,摇了摇头,随意道。“老板,你这碗要价多少?”
老陈大拇指和食指一伸,“八千,一块不能少,要不是缺了个口子,老家的人说起码能卖三五万呢!这东西是祖传的,我儿子小时候拿这碗盛饭给狗吃,打碎了个豁口,现在家里有急事,急需一笔钱,所以才拿出卖的。”
祖传不祖传,都是那么个说法,一看那瓷色,八成是棺材里边掏来的,张哲辉也不点破。
这碗若是全好,真能卖个几万块钱,可有了瑕疵,就没那么值钱了。张哲辉装作很惊讶的样子,连连摇头,起身便要走的样子。“八千价格太高了,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