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番外:后世之说 生不同衿死同穴(6 / 9)
,接下来就是提问环节了。由于弹幕太多,我们还是以现场为主。”
一位清秀的女生举手起身问道:“熊教授您好,关于您刚才说到的龙阳君的第三个大危机,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那是秦始皇在背后发动的,因为龙阳君功高震主,他忌惮叶煜真的造反,所以以此来收服他,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熊安缓缓道来,“这种说法并非现在才有,事实上从很久以前就有人如此认为。会有这种说法的出现,主要是他们不相信这对君臣之间的能保持长久的信赖。”
“我们无法得知当时秦始皇有没有忌惮叶煜,但可以基本确认那次大弹劾并非他的手笔。这点从当时清理那些大臣上可以看出来,秦皇一改之前循序渐进的手法,雷厉风行地将这些人全部惩处,发动弹劾的昌平君等人被具五刑,这在当时还导致了一场不小的动荡。”
“再有,这件事最后牵连到了嬴政一直以来委以重任,非常敬重的韩非子,致使韩非子饮鸩而亡。这事如果不是真的,一直在招贤纳士的秦皇是绝不可能会牺牲掉自己的心腹之臣的。”
那名女生得到回复后向他道谢,随即坐下。
她坐下之后,一名男生又起来问道:“熊教授,对于龙阳君参与的灭韩一事的说法,您觉得是真是假?”
熊安露出个果然如此的表情,“在我来之前我就料到有人会问这个问题了。”
“历史上对此并没有准确的记载,这种说法来源于韩非子以及韩公子信先后针对叶煜而起。的确,除了亡国之仇,我们很难找到什么别的说法来解释他们如此行为的动机。不过——别忘了我们也同样找不到叶煜参与灭韩的动机。”
“如果韩国是秦国所灭的那也就罢了,但韩国的灭亡与秦国无关,这点从韩国灭亡之后韩非依旧事秦,还在秦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出力甚大就可以看出来。”
“这个问题在古代也包含争论,真假不是我说了算的。只是依我个人之见的话,我觉得叶煜参与灭韩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不知道大家不记得,叶煜父族和母族在魏国都是士族了,他人不在魏国,并不代表他不能影响魏国。”
“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因为我也无法解释他为什么要借魏灭韩,而不是直接动用秦国的力量——这原本就应当是秦国的计划之一。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日后在一些文物上能找到什么线索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下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